《敢问路在何方》三个徒弟和三个师父(10)

这集戏拍完,作下面的准备工作时,徐少华回家了,临走时我把以后的日程和时间安排告诉了他。

1985年10月份,在苏州拍《趣经女儿国》。眼看出发日期到了,徐少华却杳无音讯。我打电话给山东话剧团,他们回答说,徐少华和他的爱人一起去上学了。我又把电话打到学校,表演系却回答:“没有这个人!”我一怒之下,把电话打到学校的教务处找教务长,要他立即叫徐少华到剧组拍戏。

教务长去找徐少华,他回来告诉我:“徐少华说有几个镜头要补,请几天假,这就去剧组。”

我对他大喊:“不是几个镜头!是一集重要的戏,没几天工夫是完不了的。”

徐少华到剧组来了,但心里不痛快。他勉强拍完了《趣经女儿国》,这是唐僧的重头戏。

当时我和组里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应该继续拍下去,他的唐僧很受观众喜爱,半路放弃,实在可惜。三个“徒弟”和武打设计林志谦请他吃饭,想说服他留下来。但他什么也听不进去,一拍完就立即回到学校去了。

临行时我应他的要求,派了两个制片跟他一起到济南去找他的学校,希望学校能让他少上点课,保证拍戏,到时照样拿文凭。但两个制片从济南来了电话,校方领导说,他们问过徐少华:“学业和拍戏哪个为重”时,徐少华表态:“当然以学业为重。”所以,他们也就没法开口了,问我怎么办。

我听到这种情况真生气了:“少华你真想走,说明白就是,何苦一再骗我呢!”

我气愤地把这事向主管我们的副台长阮若琳汇报了,她爽快地说:“那就换人!演员有的是!谁穿上那身衣服,谁就是唐僧!”我一下子心里感觉踏实了。

找下一个唐僧,还是个难题。马上就要出发去山西拍《扫塔辨奇冤》,但是没有唐僧。我真是心急如焚。

《西游记》已经拍了一大半,前面的演员已经有了一定影响,唐僧的形象、气质也不是谁都能够符合要求的。有的合适,来不了,有的愿来,不合适。我一面找人推荐,一面自己留心。

那几天,为了争取时间,大家在广播剧场录制“抠像”镜头,我则在剪接室编辑录好的戏。真是“无巧不成书”。那天我结束了工作,和场记于虹一起下楼。我走在前面,楼梯很窄,天已经昏暗,我和一个正在上楼的人擦肩而过。他已经走过去了,模糊中我似乎看到那个人个子魁梧,气质也不错。我急忙叫住他:“哎!你,站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