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路在何方
任务是接下来了,兴奋之后,冷静下来,发现自己身上挑上了一副千斤重担。
《西游记》,这可不是一般的戏。它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古典文学名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在国外也广为人知。唐僧师徒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各种艺术形式,都有描绘他们的节目存在。我要把它改编为电视剧,要塑造出一部全新的、完整的、由真人在实景中演出的、让所有观众都能认可的《西游记》,实在是个严肃而艰巨的任务。应该从何处着眼,从哪里下手呢?
不过还真有不少人关心此事,他们对我提出许多建议。有人说,你们的武打要比《少林寺》的还好,不然就不叫孙悟空;有人说,你们一定要多搞特技,要比日本的《阿童木》还神;有人说,你们的孙悟空一定要勾脸,不然就不叫艺术;有人说,你们要在摄影棚里搭景拍,不然不够神奇!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是我有我的看法。我认为:要拍好《西游记》,必须忠实于原著。《西游记》原著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故事基础,但电视剧毕竟和小说不同。如何把《西游记》里上百回的内容改编,浓缩于不到三十个小时的电视剧中,我和其他两位编剧戴英录、邹忆青取得了共识。我们采取八字方针——忠于原著,慎于翻新。我们要把吴承恩篇幅浩瀚的原著,改编时加以集中或扬弃,选取最精彩的部分,一集一个故事地讲述给观众。每一集连续而又独立。它们根据故事内容,有其独特的风格:有的是喜剧风格,可笑处让你忍俊不禁,像《计收猪八戒》;有的是闹剧表演,开心处让你捧腹大笑,像《斗法降三怪》;有的是悲剧情调,动情处会让你潸然泪下,像《三打白骨精》……尽量使每集都各具情趣,既避免了情节的雷同,让观众有新鲜味,又神奇浪漫,富有人情味。
有人认为,“人情味”这三个字与《西游记》这个神话故事无缘。错了!不论什么戏,若是没有“情”,就失去了灵魂。所以必须着力刻画人物,浓墨重彩地描写人情。《西游记》原著中成功地塑造了各种艺术形象,其中的主要人物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不论孙悟空还是猪八戒,都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孙悟空有情有义,爱憎分明;猪八戒是个有缺点的好人;沙和尚任劳任怨,见义勇为;唐僧是个凡人,真诚又坚韧。他们四人在取经路上的重重磨难中不断加深了师徒之情;还有家国之情、儿女之情——这里有多少可作的文章?!至于西行路上所遇到的妖魔鬼怪、君王臣宰,也都各有特性,各有真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所有这些人物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他的原型!
至于这些人物的形象,不论猴、猪,还是其他妖魔鬼怪,包括神仙佛道,都无法使用本脸,需要依靠塑形。这个工作很新、很难。谁能做?我想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王希钟,只有他这位富有经验的老化妆师能胜任。只是不知道他愿不愿意接这个麻烦任务。
我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去找王希钟。正好,在北影厂的院子里,遇见了著名导演凌子风。他问起我现在在干什么,我告诉他,我正准备拍电视连续剧《西游记》。
凌子风很兴奋地一击掌,“什么?我也在筹拍《西游记》电影!咱们碰到一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