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3:关键问题》中国经济为何被拖入今日困境(3)

如何渡过当今的难关?我认为不能再靠传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寅吃卯粮,将问题留给下一代,而是要直指病根,对症下药。既然原因是产能过剩和缺乏新的投资机会,就要通过市场化的收购和兼并进行行业重组,消除过剩产能,就应当通过改革开放,特别是对内开放,消除过分管制,创造新的投资机会;既然消费不振的真实原因是民众的收入滞后,就需要全面的减税,弱化政府的经济功能,强化政府的社会保障功能;既然低成本扩张的道路走不下去了,企业就要尽快地从制造向研发创新转型——所有这一切,都要求重提市场的作用,重振民营经济。

重振民营经济有着经济转型和社会稳定的双重意义。由于垄断性国有企业不必面对竞争的压力,它们没有创新的动力,即使创新成功,也不能享受创新带来的巨大回报。由激励机制所决定,创新的成功必然是在民营企业,因此没有民营经济的重振,就无法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民营经济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据全国工商联统计,民营经济目前占GDP的一半,吸纳了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和约70%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要稳定社会,必须稳定民营经济,否则就业问题就解决不了。如何重振民营经济,我想我们需要的改革措施,法律上、政策上有很多,限于时间,我在这里只想强调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产权保护,企业家不能预期未来,就不会有长期的投资计划,也不会投入资源进行研发与创新,因为他们不知道风险巨大的投资创新能否得到应有的回报。

在这方面,我想引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的研究成果。根据诺斯的研究,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并非因为英国当时的蒸汽技术最为先进,而是因为英国第一个建立了保护私人产权的制度,有效的产权保护刺激了民间的投资和金融创新。诺斯因此称工业革命的实质不是技术革命,而是一场制度革命。刚才我很高兴听到鸿忠书记也提到了工业革命和农业革命,并认为这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两项最重要的事件,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我想补充的是,我们学术研究、历史研究已经证明,工业革命的成功是和私人产权的有效保护密切相关的。没有私人产权的保护,就不会有工业革命的产生;没有私人产权的保护,就不会有持续不断的革命性的创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