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淡定,自从容》清谈,学而有术(2)

《白马论》其实就是“白马非马论”,是先秦哲学家公孙龙的一个论题。公孙龙曾牵了一匹白马出关,但被守关人员拦阻,公孙龙便以“白马非马”的命题与之辩论,守关的人辩不过他,公孙龙就牵着马出关去了。

命题的内容是这样的: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以为物,非也。如求白马于厩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也。不可以应有白马,则所求之马亡矣;亡则白马竟非马。

这段话大意是说:“马” 指的是马的形态,“白”指的是马的颜色,而形态不等于颜色,所以白马不是马。

实际上,这在现代逻辑学上是一个典型的偷换概念的例子。他把“白马”和“马”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用在了一个问题里来进行论证,并作为同等意义上的概念来分析。在哲学上,这是把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混淆了。

但在当时的东晋,谢安恐怕还不知道逻辑学,所以对“白马非马论”一头雾水。阮老师因为也不懂逻辑学,所以越解释越乱。谢安又追问个不停,最后只好说,我是讲不明白。不过,世间没有人能讲得明白。你呀,对学问不能追究得太紧,太钻牛角尖,任何事物如果弄得太透了,就没有意思了。最好是云山雾罩,对方听了神秘,你自己也感到神秘,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阮老师的这番话就是东晋时期清谈的最佳解释。

或许正是在阮老师的指导下,谢安开始了清谈的学习,并且很快就超越了当时的那些清谈名士。谢安的智慧和他后天的不断努力让他成为当时的佼佼者,即使是王导那样的大人物也对谢安赞叹不已。

清谈看上去很简单,实际上还是需要学习,不懂老子、庄子,清谈起来就没有多大韵味。在这方面,谢安可谓是学而有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