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4:如何保障食品安全(4)

这就造成了企业家从来不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的社会贡献、企业的道德规范加以讨论。也就是说,他们很少去思考这个事情是否该做,最多只考虑事情是否合法,所以他们不由自主地走到钻法律空子的路上,一些介于合法和非法之间的而又能够快速积累财富的灰色地带,成为他们津津乐道并敢于尝试的领域。

这两方面的因素总结起来,一个是山寨的文化和思想,另一个是对法律底线、道德底线的忽视和歪曲。这两方面共同作用,就产生了食品安全问题,而且到目前仍然没有改善或者进一步好转的迹象。所以解决问题的思路仅仅是依赖于政府更多的人参与,或者展现我们的执法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虽然从技术手段上来讲,这些是我们工作的一方面,但是如果在文化和制度环境方面不能够加以改善或者调整的话,那么类似的问题在未来还是会反复出现,这也是腐败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根源。

所以,很多问题最终解决,一定要在更深的层次上,在制度层面上去寻找原因,去加以根治,否则的话很可能只是隔靴搔痒,达不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当然,这两个方面的建设是一个非常艰巨、长期的任务,是中国在未来转型升级当中需要改善和发展的很重要的领域。我们需要做的是,在食品安全方面,首先要提高认识,认识到问题的解决,不是仅仅简单地在技术手段方面,也不仅仅是对企业家个人操守或者诚信或者拜金主义进行批判,而是更多地在深层的制度方面去弥补漏洞,致力于完善和提升我们现有的制度环境。

对于企业的行为,我们应寻求法律法规之外的更多制约,比如基于道德和社会责任的界限、底线、规则、框架等等,以及企业家个人的品质、道德伦理方面的认知提升。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脉络和现状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企业或者是财经领域当中很多问题的解决,并非完全如我们大家所想象的,是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的。我们往往认为现代化国家的一个表现,就是要依法治国,一切依存于法律,这种认知是有很大偏差的,事实上,有很多问题的解决或者说遏制,是通过道德规范、伦理甚至于宗教的力量来实现的。

但是,从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我们缺失的就是这种道德伦理,以及意识方面的一些标准。所以,不只是企业家,处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我们都应当在决策之前考虑这个事情该不该做,而不仅仅是能不能做,或者合法不合法的问题。这样问题的有效提出,不仅与我们的道德认识、文化修养有关系,而且与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共同的伦理道德标准,甚至人文信仰有直接关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