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人的故事9:贤君的世纪》战后处理(3)

既然如此,各部族之间一定会发生利害冲突。每当出现利害冲突时,处于劣势一方的部族就会求助于莱茵河以东的日耳曼人,这也是日耳曼入侵高卢的原因之一。也许高卢人对此也早有意识,所以,他们把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任务交给了一年一度举行的酋长会议。但是,由于各部族势均力敌,协调工作很难开展下去。

恺撒在征服高卢后,允许高卢各部族酋长会议继续每年召开一次。只是,负责协调的人即议长,换成了罗马人。这样做的结果是,自从罗马军队保护高卢人不受日耳曼入侵以后,他们开始由从前的狩猎民族转变成为安心劳作的农耕民族。

图拉真没有恺撒那样的王牌。首先不存在一个会从背后威胁达契亚的强大民族。同时,达契亚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且它的统治者是一位很有能力的人。

恺撒实行的是同化战败者的政策,图拉真没有实行同样的政策。两者从方法上来看完全相反。但是,从结果上来看,这两种做法都取得了成功。尽管罗马在达契亚只驻扎了1个军团,但是,这个行省让罗马中央政府可以不用过多地操心。

当然,这不是因为征服了达契亚才得以有这样的结果。事实上,图拉真没有忘记在战争结束后继续巩固多瑙河防线的重要性。

首先是西侧相邻的莱茵河防线。从莱茵河河口经过“日耳曼长城”到雷根斯堡的这条防线被确定为帝国的国界线。多瑙河防线始于莱茵河防线的东侧。沿着多瑙河的流向,一直到下游,都有罗马的军事基地。罗马人说的“superior”和“inferior”,用在河流上,意思分别是上游的“高处”和下流的“低处”。此外,也用于表示距离罗马“远”和“近”的意思。

“近潘诺尼亚行省”有三个军事基地,分别位于维多波纳(今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距离维也纳30公里、地处下游的卡农顿(今奥地利佩特罗内拉)和布雷格提奥(今匈牙利苏尼)。

“远潘诺尼亚行省”--阿奎因库姆(今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

“近米西亚行省”--有辛吉杜努姆(今贝尔格莱德)、维纳提乌姆(今科斯托拉茨热)两个基地。

“远米西亚行省”--有诺维伊(今保加利亚斯维什托夫)、杜罗斯托鲁姆和河口附近的特劳埃斯米斯三个基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