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结束对诺维伊基地的救援后,图拉真再次登上了船。尽管达契亚老人们不断向这位皇帝哀求,但是,他们(包括女人和孩子在内)作为俘虏的命运已无法改变。就这样,达契亚军队进攻多瑙河下游地区的作战企图以失败告终。向着多瑙河上游一路前进的图拉真和士兵们终于可以放心过冬了。
(32)又是新的一年。图拉真记功柱继续用浮雕的形式,向我们描述了公元102年春季以后的“达契亚战记”。这个画面与前一年一样,描绘的是正在往船上装运军粮的士兵和准备通过由船只连成的桥的军团兵。从军团旗帜上的标志可以了解到,这是驻扎在波恩的第一密涅瓦军团。波恩是莱茵河防线基地之一。
同样,与上一年一样,罗马军队依然在行军途中在路旁修建宿营地和堡垒。但是,这一年,图拉真改变了战术。一定是上一年达契亚人攻打位于多瑙河下游的罗马军队基地诺维伊,让他作出了改变战术的决定。
公元102年的达契亚战役,他采用了兵分两路的战术,向位于山脉北侧的、达契亚首都萨米泽杰图萨发起进攻。一路进军的路线与上一年相同自西绕过山脉,另一路从东侧绕到山北侧。这就意味着,在离开位于多瑙河南岸的军团前线基地的时候,他已经决定采用围而歼之的战术了。上一年冬季,达契亚军队攻打诺维伊的时候,已经证明了即便是一支人数庞大的军队,从东面绕过山脉到达多瑙河也是完全可能的。既然自北向南可以,那么反方向也应该可以。
只是,自东迂回的路线与自西迂回的路线相比,显然困难得多。自西迂回的路线前一年已经走过,沿线已有坚固的宿营地和开通好的道路,还有留下来的一半军队。但是,对罗马军队来说,自东迂回的路线还是第一次走,并且距离又是自西迂回的三倍。因此,图拉真决定由骑兵和年轻力壮的精锐军团兵组成从东侧迂回的军队,姑且称之为第二路军。这支军队由率领毛里塔尼亚骑兵团的、威震一方的卢修斯·昆图斯担任总指挥。如果说,图拉真的同乡、出身西班牙的李锡尼·苏拉是第二号人物的话,那么出身北非的昆图斯可以说是第三号人物。图拉真本人和苏拉一起率领第一路军自西迂回。
(33)浮雕上关于第二年“达契亚战记”的重点好像放在了对第一路军进军过程的描述。接连几个画面描绘的都是罗马军队从延伸至坚固宿营地及木栅栏的桥上通过的情形。每个画面都有皇帝带着苏拉等幕僚。图拉真与图密善皇帝不同,图密善总是让军队先行,而图拉真是一位与军队不离片刻的皇帝。
(34)图拉真再次见到留在敌人地盘上过冬的士兵们,并向他们表示慰问。
(35)在皇帝一旁,士兵们已经着手在伐林修路了。虽然从西侧迂回的路线距离目的地较近,可以放慢行军的速度。但是,显而易见,第一路军行军的这条路线将成为联结多瑙河北岸辽阔的达契亚地区和多瑙河南岸罗马领土的主要通道。罗马军队在战争结果尚未出来以前,就已经在考虑胜利以后的事情,并为此开始修建基础设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