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运业是纽约的经济支柱,但纽约人更喜欢从事以港口为依托的制造业——制糖、服装生产和出版。制糖厂往往开办在大型的港口城市里,如罗斯福家族,因为城市的规模使得他们可以承担固定且高昂的炼制成本,距离消费者也更近一些,从而避免生产出来的砂糖在炎热的长途运输过程中出现结块的现象。服装工业集中在纽约同样是由于有大量棉花和纺织品被运到了这座城市,而且船员们需要服装成品。甚至纽约在出版业中的龙头地位最终也反映了这座城市在大西洋航线上的中心地位,因为19世纪依靠图书行业大发其财的正是第一位盗版英国小说的印刷商。在沃尔特·司各特的《山顶城堡》(Peveril of the Peak)第三卷通过定期邮轮运抵纽约21小时之后,哈珀兄弟就完成了盗印,从而击败其费城的竞争对手,成为了真正的出版商。
但是,进入20世纪之后,距离的消失摧毁了纽约成为一个制造业基地所依赖的运输成本优势。由于中国的人力成本十分低廉,为什么还要在海丝特大街上缝制衬衫呢?全球化给任何能够十分方便地跨越太平洋运输产品的公司和城市带来了激烈的竞争。20世纪中期纽约的经济衰退恰恰是它在19世纪的优势不断消失的反映。
当然,正如今天每一个站在第五大道上的人肯定会注意到的一样,故事并未到此结束。纽约并未就此消失。现在,在从曼哈顿第41大街到第59大街之间长达1英里的区域内,分布着5个邮政编码区域;在这里工作的雇员多达60万人(超过了新罕布什尔州或缅因州),他们的人均工资超过了10万美元,从而使得这块弹丸之地每年发放的薪资总额超过了俄勒冈州或内华达州。
全球化一方面消除了纽约作为一个制造业中心的优势,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它又提升了这座城市在创新理念方面的优势。尽管纽约不再生产多少服装,但大量的卡尔文·克莱恩和唐娜·卡兰的设计仍然是在纽约完成的,而生产则放在了地球的另一端去进行。本田汽车公司可能会让底特律的三大汽车公司头痛不已,但资金的跨国流动管理已经让纽约的银行家们赚得盆满钵满。一个联系更加紧密的世界已经给那些提出理念的企业家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因为他们现在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