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无止境:Google传》引言 在Google,我很幸运(3)

尽管Google的业务量比前一年增加了大约700倍,但跟雅虎、美国在线和MSN(微软公司推出的即时消息软件)这些每天网页发送量数以亿计的网站相比,还是微不足道。

雅虎是新旧千年交替之际互联网搜索领域一个可怕而讨厌的庞然大物,其实它连一个搜索引擎都算不上。雅虎是一个“门户”,它把邮件、新闻以及形形色色的各种服务汇集起来,按照类别编排目录,集中放在网页上。雅虎当时已经拥有大约3 000万用户,但在网络搜索方面则租用Inktomi公司的技术,Inktomi公司是面向互联网及企业内部网的主要搜索服务提供商。

Google会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网站来跟雅虎竞争,还是要成为一个技术提供商来与Inktomi竞争呢?行业专家为此猜测不已。如果我们二者兼顾 在建设一个广受欢迎的搜索引擎的同时,也为具有同样目的的网站提供搜索技术 到头来我们就会跟自己的客户形成竞争。然而,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暴露了人们对拉里和谢尔盖的雄心与自信的茫然无知。在你明明可以吃到蛋糕的时候,为什么选择只是拿到蛋糕呢?Google既要成为搜索技术提供商,同时也要建立自己的搜索网站,因为拉里和谢尔盖心中有数,他们知道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足以应对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从而取得成功。

他们的着眼点并不止于在搜索大战中获胜。他们要创建一个能解决大规模数学问题的公司,而这个问题影响着千千万万的网民,他们还要重塑人类知识的景观。他们会加快医学突破和空间探索的速度,他们会拆除人类语言的障碍。他们不是要为全球性的无知和混乱提供权宜之计,而是要彻底清除目前数据系统存在的重重障碍,让信息在人们恰好需要的时候毫不费力地唾手可得。拉里相信,他们会成为像通用电气一样庞大的信息联合体 他们将是IT(信息技术)界的通用电气。为实现这个目标,他们需要更好的工具 首先要做好搜索引擎,真正呈现人们想要寻找的信息。

工程师对低效率极其反感。在我见过的人当中,拉里·佩奇最为痛恨那种耗费了几个小时,却没有得到最佳结果的系统。他火热的激情要帮助全世界不再浪费时间。

热爱效率就会导致偏好节省,因为实际上,不能将投入最小化就是名副其实的浪费。拉里喜欢削减一切不必要的开支,不过在成本控制方面,不折不扣地把节俭才智发挥到极致的还要属谢尔盖。

2003年1月的一天,我们到达米兰,看到从机场到市区的出租车标价为100美元,谢尔盖跟我说:“有点贵啊。”谢尔盖、他女朋友,还有我,一行三人刚从美国飞过来,去出席意大利分公司的开业仪式。按照我的预期,我们的旅行方式怎么也要跟一家蒸蒸日上的互联网企业老总的身份相称吧。对其他所有互联网企业而言,泡沫泛滥、拼命烧钱的网络时代已经过去,但是Google公司盈利丰厚,财务状况良好。即使我们以前出差要坐经济舱,那现在肯定应该有所改变,从而让那个旧世界知道,我们确实已经成功抵达盈利之岸。

我们站在那里等行李的时候,谢尔盖斜瞟着告示牌,提议说:“或许我们应该坐大巴,每个人的票价还不到5欧元呢。”大巴?什么?当我们是学生春假旅游呢?干脆我们搭个便车到市区算了。当时正下着大雨,出租车能把我们直接送到门口,而不是放在距离哪儿都挺远的大巴车站。

我们最后选择了乘火车这个折中方案。如果不算我受到损伤的膨胀自尊,我们最终节省了50美元。

高效。节俭。哦,对了,还有正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