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同样复杂和矛盾。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既智慧勤奋值得尊敬,又愚昧落后难以救药。美国学者哈罗德·艾萨克斯的一段话生动地描述了美国人对中国的态度:“我们对中国的概念包括近乎永恒的稳定和没完没了的混乱。我们对中国特质的了解包括圣人般的智慧和具有强烈迷信色彩的无知、无法预料的极端、哲理般的平静和爆炸性的狂热。我们对中国人的感情包括同情与排斥、父母般的慈爱与恼怒、爱慕与敌对、爱与接近于恨的恐惧。”
中美人文交流正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不仅要跨越不同文明和制度的巨大鸿沟,还要超越不对称关系带来的困扰,实属不易!然而,对利益的追求,对未知的探究,对友谊的渴望,对美好的向往,最终还是使两国人民走到了一起!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只要有心,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包括文明的差异、文化的区隔、价值的区别、制度的樊篱、利益的冲突,能够阻挡人与人之间平等和善意的交往。正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私下平等和善意的交往使得中美两国人民有可能逐渐了解和认识了对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越来越广泛和深厚的联系,成为中美发展合作的基础和动力。
时过境迁,今天的中美关系跟过去不同了。由于中国的改革和开放,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两国交往日益密切,两国间发展差距在缩小,价值差异在减少,两国关系的不对称性在减弱,两国第一次有可能在平等和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关系。这一切为中美人文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开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两国政府的积极支持和推动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美人文交流将为两国人民之间增进好感和信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愿这本小书加深我们对过去中美两国人民交往历史的记忆!祝第三次中美人文交流磋商机制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在编写这本小书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单位和个人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包括教育部国际司、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出版社、教育部郝平副部长、教育部国际司杨军司长、北京大学李岩松副校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缉思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夏红卫部长等。袁明老师从题目到内容全程精心指导和参与,余万里老师主持和协调本书的规划、写作、翻译和出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曹丹妮、冯峥、何双伶、黄宇蓝、蒋翊民、李海涛、刘双、吕孝辰、娜迪亚、王梦影、杨向云、杨郁、余歌、曾顺、甄兆平同学参与了本书材料收集和起草,美国留学生柯岩通读并校阅了英文稿。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的何兴强、张帆副研究员参与了校对工作,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陈滢、贾默、李若曦、刘珏、骆靓靓、马祎秀、万锋、王晓毅、辛美庆、薛颖、苑艺林参与了本书的翻译,谢韬教授校阅了英文稿,北京大学出版社耿协峰老师参与了本书的出版,在此我们向他们和所有对本书的出版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深深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