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汹涌增长势头不仅体现在国家整体上,在企业身上也有所反映。雷曼事件之后,世界各企业的势力分布图明显有了变化,在上海或是中国香港上市的企业迅速恢复元气,渐渐开始在全球企业市值排行榜的前列崭露头角。
中国石油这一年多以来,都在同美国最大的综合能源公司埃克森美孚争第1名(目前排名第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建设银行分别位列全球企业市值排行榜第5名、第7名和第9名。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寿保险等也纷纷名列前茅(截止2010年9月末的数据)。
而市值总额在10万亿日元(按1美元约合81日元计算)的企业,全球共有36家,其中18家为美国企业,中国企业有6家上榜,数量位居第二。顺便提一下,英国有5家(包括两家在澳大利亚上市的两地上市企业),瑞士和巴西各两家,日本只有丰田一家企业上榜,韩国则没有企业入围。
中国企业市值总额的上升,其实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所谓市值总额,是指假设这家公司将来也持续赢利,那么此时出售这家企业能换回多少钱。因而,市值总额并不是针对企业的现状,而是针对企业未来的一个评估。
换句话说,即使中国企业目前的利润只有100亿日元,但大多数投资家对中国企业发展前景看好,认为将来利润还会增加,那么市值总额的数字就相对较大。相反,日本企业即便目前的利润是1000亿日元,但由于投资家考虑到新生儿的数量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劳动力严重不足,认为企业业绩早晚会从高峰回落,市值总额相对而言就没有那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