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攻心术》第四章 攀登事业高峰,与客户吃饭(2)

首先,确定饭局档次。设定饭局档次是个大学问,也是饭局如何设“局”的第一步。通常,饭局的档次不是请客方的地位来决定的,而是邀请对象以及要实现的目标的大小。越是尊贵的对象,越是重要的事情,饭局档次就越高。此时吃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哪儿吃。客人一看饭店的档次,就明白自己在你心中的分量了。坐在顶级饭店的雕花红木椅上,哪怕面前摆的是烤地瓜,他心里也满是被人重视的畅快感。而大排档的东西再好,他也会觉得自己被轻视。情绪不好,结局自然不妙。很多时候一场戏的开头就注定了结尾,饭局也是如此。按此道理,杨经理既然是他们未来的大客户,他们要充分展现自己对他的诚意,宴请规格当然不能低。但这里涉及了心理战术问题,他们虽然很想讨好杨老板,可又不能让他知道他们的急切心态。如果杨老板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很可能会临时提价,在合作细节上拿捏他们,对合同的签订并没有好处。他们要向杨老板展现热情,但又绝不能太过热情,饭局的档次要符合杨老板对自己的心理定位。就这样斟酌来斟酌去,最终小郑选择了本市一家中等偏上的饭店,既有档次,又不过分招摇。

定好了饭店,接下来小郑在菜色、酒水的安排上也颇费心思。他知道杨老板是扬州人,所以选择了“淮扬菜为主,本地特色菜为辅”的模式。知道杨老板喜欢好酒,酒水方面便投其所好地选择了五粮液。一桌酒宴看起来丰盛、贴心,不失档次,但又不过分铺张,非常符合他们的方针策略。

场子布好了,下一步就是很重要的饭局人员的选择了。除了作为主人出席的汪经理外,还要选择合适的陪客。这些陪客既要能调动饭局气氛,起到托儿的作用,身份也要合适,毕竟陪客的档次也侧面体现了客人的地位。最后小郑请示了汪经理选定了主陪:公司里一位曾与杨老板打过交道、算是老相识的孙主管。孙主管又带了他酒量不错的下属小张做副陪。这样,无论讲人情还是讲酒杯,都有人顶起来。

最后一切安排妥当,选好了日子,这场酒桌大戏就开场了。

汪经理与杨老板等一进包间的门,早已恭候多时的小郑立刻热情地迎了上去。今天是以汪经理的名义做东,他自然是主人,所以便安排他坐在正对大门的主人座上,然后让杨老板坐在了主座左侧位置,那儿通常是主客的座位,剩下的陪客和他也依序坐了下来。

看着人都落座了,汪经理站起来举起酒杯,开始正式敬酒:“为了杨老板的到来,也为了我们双方合作成功,来,咱们先干一杯。祝杨老板财源滚滚,事业发达。”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