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精神》前言(15)

8 或许可以写另外一本关于邻居骄傲的书(人们可能想到东京这样的城市,或者伦敦的行政区在自豪感和身份认同方面确实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但是,从我们的观点来看,对社区的自豪感似乎不如对城市的感情那么强烈,特别是在当今(在北京,人们常说人的口音暴露出他是哪里人,但是北京口音变得越来越一致性,因为北京人在市内的迁移更频繁了)。从规范的角度看,我们相信社区往往更封闭和同质化,因此从道德上说不如多样的开放的城市那样有合理性。

9 在意大利语中,campanilismo 这个词指比国家低一级的爱国主义的形式(法语中的 esprit de clocher 与此类似)。但是,它不同于我们说的公民精神,campanilismo 是贬义词,包含着褊狭、自大、狭隘,而公民精神则带有褒义,只要它不为侵犯基本人权的行为辩护。

10 集中在“城市”上或许还是太抽象,无法抓住一个团体内社会生活的所有的或大部分的细节,我们不能避免在准确性和社会相关性之间的交换关系。飞得过高意味着丢掉太多的细节,但是挖掘太深入意味着错过可能具有更大趣味和相关性的社会趋势。

11 有人给我们建议应该有另外一个议题:使用对城市的感情抗衡民族主义。但是我们没有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主义的意思:当民族主义有助于给国家带来和平和安全,激励有钱有势的人关心其他人时,我们支持它。我们确实希望公民精神能够抗衡民族主义的反动形式。如果人们对城市拥有强烈的感情,他们就不大可能形成对国家的排外的沙文主义情绪,除了一些例外,如对城市国家的感情如新加坡或者像耶路撒冷和北京这样常常被作为国家的象征的城市。

12 Todd Woody and Clifford Krauss,“Cities Prepare for Life with the Electric Car,” New York Times,15 February 2010.

13 其他例子,请参阅 Stephen Moore,Alternative Routes to the Sustainable City:Austin,Coritiba,and Frankfurt (Lanham,MD:Lexington Books,2007).

14 城市也能给国家造成令人头疼的政治问题。比如巴黎的公众支持达赖喇嘛,破坏了法国政府修补与中国关系的努力(请参阅巴黎一章)。

15 帕拉格·卡纳认为全球城市,像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常常推动欧洲革新的自治城市一样,将越来越多地刺激未来世界秩序在经济、政治、外交上的革新。请参阅Parag Khanna,How to Run the World:Charting a Course to the Next Renaissance (New York:Random House,2011).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