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HOLD住幸福》 第3章 一次次地收获,一点一滴幸福着(3)

忠告2 生存下去才是硬道理

在一次关于科考的电视访谈节目中,看到这样一个专题片,讲的是我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进行物资冰上倒舱作业时,一处海冰发生塌陷,一辆正在行进中的雪地车落入冰海。在面临塌陷与下沉的危险时,驾驶人员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做出准确判断后,凭借高超的生存本领,成功自救。那位科考队员在命悬一线之际,实现了自救。不但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为科考事业做出了贡献。

由此看来,生存能力对一个人来讲是第一位的事情。

《塔木德》上说:“必须加倍努力以谋求生存。”

犹太人具有充满强烈危机感的生存意识,由于长期遭迫害,犹太人一直无法实现定居生活,因此非常重视信息和教育,以便在不熟悉的国家里无论处于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够生存。

那么现代青年的生存能力又是怎么样的呢?

《现代快报》报道,2010年7月12日上午10时左右,南昌筷子巷派出所的民警突然接到报警称,有一名衣衫褴褛的男子正躺在人行道上,一动也不动。两名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发现一名赤裸着上身的男子正闭着眼睛躺在地上,直喘着粗气。民警当即驱车将其送往市第三医院进行治疗。

在救治过程中,男子断断续续地说出了自己的姓名,民警查询后发现,这名全身脏乱不堪的流浪男子姓黄,今年才二十三岁,福建省三明市人,一个月前竟然刚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

在和小黄进行了很久的沟通后,民警终于了解到,小黄毕业后本想回福建找工作,谁知买错车票,来到了南昌。小黄身上只有几十元钱,因为不善于沟通,几次找工作都失败了。心灰意冷的小黄干脆在南昌过上了流浪的生活。因为天气炎热,他身上的衣服都破了,身上也出现了溃烂。

由此看来,小黄虽然读完了大学,掌握了相当多的知识,但是生存能力并不过关。不但不能及时地为自己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连换票、遇到困难向家人朋友求助这样起码的生存意识都没有,堪称“书呆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