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HOLD住幸福》 第1章 幸福之根:有德(9)

明代有个叫曹鼎的人,在任泰和典吏时,押解一名绝色女贼,因来不及赶回县衙,共宿荒山野庙。夜间,那女贼为了逃生,频频暗送秋波,屡用色相勾引。曹鼎刚开始心猿意马,情急之下,用纸写下了“曹鼎不可”四字贴在墙上,作为对自己的警戒。写了撕,撕了再写,如此反复,直到天亮,终于抗住了女贼的诱惑。曹鼎抵制住女贼色相勾引,靠的就是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修养。

试想,如果曹鼎管不住自己,中了女贼的计,结局不是被贼人所杀就是犯下渎职罪,以后的路走起来就不会顺利了,命运就会向着悲惨的方向发展。当下,很多的高官落马、富豪破财,背后往往会牵出一个或者若干个“情妇”,这说明什么?说明男人过不了美人关,就要遭殃。而一个具有慎独精神的人,自控意识比较强,自控能力也比较强,无论何时,无论何种境况,都不会有“非分之想”,也不会做出“非分之事”。

那么,如何做到慎独呢?

越早在生活中做到了自我约束、严格自律,越能早早到达慎独的境界。做父母的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告诉孩子,在写作业、考试的时候,不管老师在不在,都不要抄袭、偷懒;即使教室里就剩下自己一个人,也不拿别人的文具;不管爸爸妈妈有没有在家,不让动的东西都不要动;过马路的时候,不管有没有车辆,都要等到绿灯的时候才走过去;不管是等车还是买东西结账,都要自觉地排队,排队的时候安安静静,不要大声聊天、打电话。小的时候养成了习惯,慢慢地就形成了这种性格,人格结构中道德的力量更强大,做事情自然就能以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了。

有的人不把这些生活琐事放在眼里,觉得这跟一个人的修养没有关系。一旦这样想,对自己的要求就放松了,更不利于形成高尚的品质。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平时不写作业、考试偷懒、抄袭的孩子,养成了坏习惯,就容易滋生懒惰、侥幸的心理,他的性格成分就会有很多消极的特质,比如,责任感较差、主动性不强、投机取巧等。等哪一天、哪一件事管不住自己了,就会犯错误。

一个视抄袭、偷懒为可耻行为的人,他的人生观是非常积极的,他懂得任何形式的收获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工作获得的,持有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即使诱惑来到面前,也能理智地面对,而不是被同化。

说到头来,懂得慎独的人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的,他们懂得自由自在的生活是在限制自己欲望,遵守一定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获得的。而随心所欲、任意妄为即使获得了暂时的满足,貌似自由,其实并非真正的自由,因为这种自由是与大的环境相背离的,要付出代价,所以实质上是不自由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