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浪子》四百击(4)

建明听了,暗暗高兴,但仍然需要表现得很平静淡薄。“那当然没问题,又不是一去不回。”

多年来罗敏已经习惯了他的变化。从广告销售到广告制作、再到编剧、影视制作,他就是个永不满足,爱变化的家伙。

建明体会到罗敏宽容的好处了,但又为自己内心的小伎俩略感内疚。他就是向往无限自由了,在家里待烦了,在这种不咸不淡的婚姻关系里待烦了,就这么简单。什么三十岁危机,压根儿就是三十岁欲望。建明自我批判后,带着股即将开始新生活的畅然。

他选了一个周一离开。走的那天,他去超市买了湾仔码头速冻水饺和辣白菜面、统一鲜橙多、鸡蛋把冰箱填满,好似自己是个负责任的主妇即将远行,牵挂家里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爱人。留下一张条子,“去工作了,有事打电话”。条子里完全回避了他租了房子,不会经常回家的事实,语气好像是下楼买菜去了。

2

越舒适,越难动笔。所以作家一有钱,就写不出东西。建明租的是团结湖附近的小公寓,家电齐全,卫生间明亮,透过卫生间窗户能看到远处的朝阳公园。建明一住进来,边撒尿边看风景的时候,感觉有白云苍狗的觉悟感。

建明接的是一部描述抗战英雄人物的现实主义作品。属于主旋律,因此非常大的一个难点是要解决写实和虚构之间的关系。由于是故事原型人物发生地政府投资的项目,因此传统的儿女奇情、三角关系、美艳日谍等套路写法都不能贸然使用。因为不但政府不答应,英雄的后人也健在。负责制片的北京公司老板告诉建明“一切要言之有据,还要考虑娱乐性”。建明觉得真是个悖论,不娱乐自己怎么娱乐观众。

住下的第一夜,他买了百威啤酒塞满冰箱,0.1的KENT整整一条。夜里,他边喝啤酒边在网上闲逛,很盼望有人可以问他在干吗,可以借此介绍一番。可是没人来问。建明看了几部战争大片,想从好莱坞套点开场的经验,发现中国的情况实在是太独特,很难借鉴。真实的故事是地主家的烈性女儿,嫁给大户人家前夕离家出走,机缘巧合地加入革命。抗日战争时期被派遣回乡打游击,和家族之间产生很多纠葛,女革命家在民族大义和家庭小义之间做了抉择,奔向黎明。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