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克思在中国能成功》前言(7)

“居安思危”和九十一年建党历史经验证明,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实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弘扬巴黎公社的公仆精神,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和重中之重,也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好管理好一个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进党的制度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和长远方针。要在全体党员和干部中树立学习精神、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首创精神,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深情地说过这样一段话:“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他又说:“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标志性工程,是直接关系到突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革命,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面推进的历史使命。

以改革开放之初为历史的新起点,中国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四千美元新台阶。党中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陆续推出一系列谋划长远的决策部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历史作了有力的验证。这说明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续写了新的篇章。一页又一页的历史记录,即使通过大事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也决非几厚册能够完成的。这当然更不是这本书和篇幅有限的“前言”所能解决的。我们还是通过最概括的办法,从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上点出全党坚持路线不变,和社会政治稳定这两条。未来的九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光阴似箭,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思想理论建设更为领先,旗帜更为鲜明,目标更为明确,道路更为具体,理论体系更为完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将结出更多使人振奋的新成果。

作为本书的《前言》,我还想就成书的有关问题做几句必要的交代。

其一,书中的十个问题是我同有关作者和出版社的编辑同志共同商定的,是针对读者经常提出的有关舆论形成的。其间并无必然联系,更谈不上什么体系。

其二,每个问题的提出,解释这些问题的思路和论断,都是由各章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的,是作者思考和研究的结果,也仅仅是供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情况的一点参考。

其三,主编尊重各章作者的基本观点,不作改动。但为了话语上理解的方便,文字上有少量的改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