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剥历史的皮》 职业官迷荫昌的纷乱人生(1)

职业官迷荫昌的纷乱人生

在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中,荫昌的名头不算太响,但与他有关的人或事说出来你绝对会非常感兴趣。先说几个不会让你犯困的:

他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核心人物德皇威廉二世称兄道弟,关系铁得撕不开;

他曾多次解袁世凯于倒悬之急,袁氏全家视其为“恩上”;

他参与的很多重大历史事件都是当今每个文科生要求必须熟练掌握的,如对义和团和武昌起义的镇压;

他有几个学生是任何学过历史的人都不可能绕开的,比如冯国璋、王士珍、段祺瑞、曹锟;

……

荫昌的一生绝对算得上传奇,但他的身世平淡无奇。他虽是满族(正白旗人),也出生在北京,却不过只是平头百姓。由于没有过硬的关系,1872年,13岁的荫昌被选入京师同文馆德语班学习。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感到疑惑,京师同文馆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属的洋务学堂,级别很高,荫昌怎么没有关系反而被选入里面读书呢,而且所学专业又是在今天看起来很热门的外语?

你有这种疑惑很正常,时代不同,观念自然也会大不一样,就好比以前人人轻看的歌伎,如今摇身一变就成了大家羡慕的歌星了。同样的道理,现在比较吃得开的外语专业在当时却被人所不齿。在同文馆刚成立的初期,招生办的工作最轻松,不要说有人来报名,就是连咨询的都没有。原因很简单,当时人们都认为,只要学习了洋文,便是投降了外国,去同文馆读书,咱丢不起那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有政府做后盾的同文馆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凡是进馆读书者,每人每月三两白银,学习成绩优异者,则增至六两,再过一期增至八两,最后可以增至十二两。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举个例子,在当时,一个翰林给中堂尚书当家教,每月最多也不过八两银子。读书不但不花钱,而且还能养家糊口,真不错。但令人惊奇的是,就是没有人买账!既然软的不行,那就只好来硬的,最后决定从八旗官学中挑选学生。虽然是挑,但去同文馆读书的人,不是无权无势,就是又蠢又笨,真正的大家子弟,早就花钱或托关系逃之夭夭了。

于是我们应该很容易地想到,同文馆培养出来的学生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荫昌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光绪三年(1877)刘鸿锡出使德国,清政府为了培养自己的翻译和军事人才,派荫昌以“三等翻译官”的身份前往德国使馆,并趁机学习陆军。结果荫昌连日常德文都不能对付,遂被降为“四等”。虽然德语没有学好,但没有功劳也是有苦劳的,1879年荫昌报捐光禄寺正卿衔。光绪十年(1884)10月许景澄出使德国,荫昌又被派去柏林,德文还是不行。政府真是白给荫昌发了那么多年“工资”。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学好一门外语很重要,如果荫昌能早点悟出这个道理,仕途道路可能会更平坦。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