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带着想解答一个问题看完这本书的,那就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也就是“便便”--上厕所。
林行止的所谓“古今谈”,便是谈“便便”的历史。“战场上的厕所”一节林行止说“军队如何处理排泄物,是个老大难,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是古时候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事,之后是粮草未动,先建厕所了。在十九世纪之前,行军时军人找个隐蔽处蹲在地下、站于树前墙后方便,并无‘屙法’可言。”军中的排泄物关系重大,处理不当就会有很严重后果,特别是在战场上,天气不好的状况下,如果排泄物泛滥,很容易滋生传染病,直接影响战斗力,“军队因排泄物堆积而招惹传染病以至被禁上战场甚或整队解散的新闻时有所闻”。
现在的厕所倒是到处都有,而且很科学,虽说中国人从来不看重厕所,厕所从来臭不可闻,不过也还是有五星级的厕所让人急得狠、上不起。
“十一”的时候让我很费解的是,天安门广场上那么多万人是怎样解决“便便”的。从新闻中我们可以知道,凌晨三点就开始进场了,去过天安门广场的人应该知道,那里可没有多少公厕是可供游人使用的。就算满街都是厕所,也是无法容纳上十万的人啊。何况那天管制肯定十分的严格,大家都去上厕所,恐怕回来时要找自己的队伍在哪里都难,到时一定是秩序大乱。
大家都不吃不喝?可谁说的不吃不喝就能保证上十万的人同时不急。相信广场上的人没有穿宇航服,可以就地解决。到散场至少是下午了吧,至少要坚持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易;不屙不拉,难。
我只能说广场上的人了不起,太稳得起了。
不知道林行止先生关注到这个问题没有,他闲书看得多且杂,有没有发现这么大型的集会是如何解决那些“稳不起”的问题的。
二零零九年十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