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府随即展开了一系列同列强的外交斡旋。
英国驻德公使拉塞尔斯,多次会晤德国外交大臣布洛夫:请德国放心,我租威海卫后,不会危及你德国在山东的政治、商业范围。
与英国相比,德国是后起的帝国,他对老牌的、气宇轩昂的殖民主义英帝国的承诺有点不放心。德国再三要求:既如此,口说无凭,希望你们能在世人面前正式公开其承诺。
为急于得到威海卫,英国只好将其承诺对世人正式公开声明了。
威海卫毕竟还在日本人手上,英国驻日公使萨道义,于1898年3月31日收到首相索尔兹伯里的电令:通知日本政府,无论日本何时撤离,我们都将要求租借威海卫。条件同俄国租借旅顺口的条件相同。
这份指令本身就透出了一种智慧,特别提出其租借条件与俄租旅顺口相同,显然是有意触及日本对俄的那根敏感的神经,点到了穴上。的确,中日甲午海战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清国不但要赔偿白银2亿两,而且还将台澎列岛、辽东半岛割让给了日本。想不到半路杀出了个沙俄,出面发动了逼迫日本的还辽行动,日俄便结了仇怨。东方的精明也绝不亚于西方的智慧,英国主动掺和进来抗衡沙俄,这正中日本人下怀。但精明的日本人还是要讲一讲条件的:你们必须同意和支持,将来无论何时,我日本为加强防御或保证利益,必要时也可以对华采取类似措施。
英国答应了:可以,我们同意。
在紧锣密鼓抢租威海卫的时间表上,3月31日一早,窦纳乐便再次来到了大清国的总理衙门,下了最后通牒:局势的发展和我们英国人的情绪都不允许拖延租借威海卫,如果中方不在两天之内给一个明确的答复,此事就将由英国海军上将来处理。
下完最后通牒,窦纳乐扬长而去,将一大堆于事无补的义愤和抗议,留给了大清总理衙门的官员们。
先前,大清国不是无人对此动过脑筋,一些重臣、封疆大吏,如直隶总督王文韶、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赞同联英抵俄;连康有为、黄遵宪等为强国富民不惜性命的维新派,也认为英俄矛盾可资利用,并上书光绪帝,力主结好英国,抗拒沙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