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进行得十分顺利,大唐政府付出一定的代价后,换取和平。
两天后,即八月三十日,大唐皇帝李世民与颉利可汗在长安城西郊的渭水桥上,签署了和平协议,双方杀白马立盟,之后,颉利可汗心满意足地率突厥骑兵返回。一场大战偃旗息鼓。
李世民以惊人的勇气与高超的外交手腕,不战而退突厥强兵。这也是北突厥对大唐帝国所发动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入侵,之后,他们再也没有机会、也没有实力向大唐帝国挑战了。大唐帝国将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崛起,而北突厥汗国也将以令人吃惊的速度衰落。此长彼消,很快两国的实力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对大唐帝国的皇帝而言,渭水之盟也是一种耻辱,因为毕竟以金银财宝做出让步,所以后来李靖平突厥之后,唐太宗曾称赞道“足澡渭水之耻”。耻并不丢人,丢人的是耻了之后,不知道奋进,“知耻近乎勇”,此言是矣。
在突厥人退兵之后,颉利可汗以三千匹马、一万只羊作为礼物回赠李世民,这个举措意味着突厥人不敢像以往那样轻视大唐帝国,突厥政府也调整了对唐的外交策略。对于颉利可汗的赠礼,李世民一概不收,只向突厥人提出一个条件:要求颉利可汗将掳掠的百姓归还中国。
一批批在战争中被突厥骑兵掠到北方充当奴隶的中国人,在受尽折磨之后,终于返回自己的家园。除了百姓之外,归国的还有战俘,其中包括在前一年太谷会战中,被突厥人俘虏的温彦博。温彦博在被捕之后,面对突厥人的利诱威逼,坚贞不屈,宁死不泄露唐军的机密,可谓铁骨铮铮,他的勇气与节操赢得李世民的尊重,后来他成为贞观时代名臣之一。
与以往的和平协议不同,这次与突厥的议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之后数年内,突厥人罕有侵犯。这既与大唐的崛起有关,也与李世民的雄才大略有很大关系,特别是李世民在渭水河畔的表现,对突厥人来说,是一种威慑。
军事较量的背后,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较量。
与突厥的议和,使频繁的战争终于告一段落。先进的中原文明在战乱平息之后,体现出其惊人的生命力,大唐帝国的国力得以迅速恢复并超越突厥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