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师徒——曾国藩与李鸿章》第一章 世上再无曾国藩(14)

在曾国藩当总督的时期,他就把治理永定河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在曾国藩上任的第一年,也就是同治七年(1868年)永定河就决堤,这使曾国藩忧心忡忡。于是他亲自勘察河道,获取了第一手的资料。在第二年他就上书指出永定河的问题主要是淤泥累积所致,提出分阶段对河道内的淤泥采取分时分段清理、增加引河的方案,他还向户部要求增拨治河的费用。朝廷对曾国藩的治河之策表示赞同,并拨款进行整治。曾国藩亲力亲为,加大督促力度,杜绝偷工减料,确保工程质量。在他的努力下,很快永定河的初步治理工程完毕,他还亲自到工程现场进行验收。但好景不长,永定河再次决口,这让曾国藩猝不及防。幸好这次决口不是新修的工程,而是原来未整修的地方,受灾面积不大。在免去了几个官员后,曾国藩自己并没有受到影响。但河务关系重大,所以曾国藩来不得半点马虎,他继续对永定河进行治理。至同治八年(1869年)十一月,整个永定河工程全部告竣,曾国藩依旧亲自到现场验收,并向朝廷上了一个《永定河北四下汛合龙全河通畅折》,这宣告曾国藩对永定河的治理告一段落。

虽然曾国藩对治理永定河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但水患之灾只是暂时性地得到了解决,李鸿章却偏偏赶上了永定河的再次肆虐。李鸿章在写给曾国藩的信中直言:“本年津河数郡水灾与嘉庆六年(已近七十年)相等。其时库帑充足,赈恤至百数十万,次年春夏尚有巨资接济,目今局面,断难援照。户部七月二十七日力陈匮乏宜求节省一折,不准各衙门率行奏拨巨款。”从上面的话可以看出来,这次洪灾可谓是几十年一遇,而赈灾的钱款很不到位,所以这让李鸿章犯了难。此时曾国藩的身体状况已很不乐观,但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还是为李鸿章出谋划策,激励他想方设法解决当前的困难。李鸿章只好打起精神,东拼西凑了几十万两白银作为救灾之款,以解燃眉之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