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声望全盛期
1881年2月24日曾纪泽与沙俄签订了《改订条约》(《伊犁条约》),沙俄交还了特克斯河谷约两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和通往南疆的穆素尔山口;放弃了俄国货物由嘉峪关运进关内的要求。作为报答,中方割让了霍尔果斯河以西的1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赔款额由500万卢布增加到了900万卢布(约合509万两白银)。
即使如此,左宗棠在西北的作为也使他的政治声望获得极大提高。不但在国内,在国际上左氏也获得了极高评价。欧洲列强认为他是中国最能打仗的将领,名副其实的“第一帅”。
匈牙利人赛切尼伯爵来到中国后,前往拜见左宗棠,他在日记中说:“今天是我最高兴的日子,因为我有幸能亲眼目睹声名远播欧洲的中国最高的官员。他不仅是人人敬仰的国家领导人,勇敢而幸运的军事统帅,他还是一个令人尊敬的、亲切对待外国人的中国高官。”
而马士、宓亨利写作的《远东国际关系史》中也说:“他连战皆捷,长驱直入陕西、甘肃,跨新疆北部,南至喀什噶尔和莎车,靠着刀剑和外国的攻城炮,恢复了安宁和帝国的统治。”
有英国人评价说:“中国还迫使俄国做出了它从未做过的事,把已经吞下去的领土又吐出来了。”
西方媒体对左宗棠在西北的用兵评价为:“平时欧洲轻料中国,谓中国人不能用兵,今观中国之恢复西部,足令吾欧人一醒也。”
左宗棠对中俄一战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其实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左氏就希望投身于林则徐帐下。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他更是要求自己亲自领兵对抗。结果两次都没有如愿。40年后,左宗棠作为一方诸侯,非常希望能实现40年前的愿望与侵略军一战。然而,做出了这么多的努力,换来的仍然是割地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