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 潘阳湖的纠结之一:三峡蓄水对鄱阳湖究竟有没有影响?
2011年10月27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消息:“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消息称,鄱阳湖星子站水位降至9.98米,意味着鄱阳湖正式进入枯水期。此时,鄱阳湖区水体面积只有536平方公里,与丰水期内三四千平方公里波澜壮阔的场面形成巨大的反差。
新华社的消息称,与2000年以后长江三峡开始试验性蓄水后的常年水平比较,2011年进入枯水的时间提前了约10天;与2000年之前的常年水平对比,则提前了一个多月。进入新世纪以来,鄱阳湖就呈现枯水期提前、枯水时间延长的特点。当鄱阳湖标志性水位星子站在汛后出现低于10米的水位时,就标志着鄱阳湖正式进入枯水期。据分析,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是周边河流来水量减少和长江低水位拉空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有数据表明,从2003年到2009年,鄱阳湖进入枯水期的月份由以往的12月提前至11月甚至10月,在个别枯水年份,最低水位来临日期提前了至少100天。而在2011年的历史罕见的春夏连旱中,进入丰水期的月份也由往常的4月延后,鄱阳湖的枯水期被明显拉长。
如此说来,鄱阳湖提早进入枯水期,差不多已有十年了。
鄱阳湖在20世纪50年代,取代了洞庭湖,成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汇纳的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以及博阳河、漳田河、清丰山溪、潼津河等,这些河流基本上都在江西省境内。各河来水经鄱阳湖调蓄后,于湖口注入长江,构成了以鄱阳湖为汇水中心的完整辐聚水系。
鄱阳湖是我国重要的鸟类湿地自然保护区。每年冬季,有数十万只水鸟在这里越冬,鸿雁、白鹳、大天鹅、白枕鹤……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越冬地。大约三分之一的长江江豚也在鄱阳湖栖息。200多平方公里的鄱阳湖湿地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的正是晚秋时节鄱阳湖的景色。
鄱阳湖与上游的洞庭湖不同。长江水在汛期可通过虎池口等四条分水直入西洞庭湖,而水入长江的则只有城陵矶一处。--可以说,长江水时常在洞庭湖大进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