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不死》网络表情(1)

第四章 网络表情

1995年,美国MSN网络在线服务正式开张,十几年过去了,有超过1.1亿的单一用户登录MSN即时通信软件。

可以说,网络表情是伴随着MSN的十年而发扬光大的,其普及程度远远超过了后来更加卡通化和情趣化的博客应用和BBS应用。

网络表情是你在PC机终端的一次网络应答——你可以通过即时通信软件上的图释给对方一个高深莫测的、滴水不漏的微笑,也可以来一个狂放一点的咧嘴大笑。这有什么关系呢?隐藏在电脑这一边的你举了一下牌而已,只不过这个标志牌是个圆脸,表情生动,拥有笑脸、困惑、哭泣、眨眼、咧嘴、惊讶、思考、悲伤、吐舌、尴尬、生气、讽刺等表情。你可以在MSN上、QQ上、BBS上、博客上看到这些网络表情大放异彩。

有趣的是,全球通用的MSN使用的居然是“黄色人种”的表情,后来创意的各种网络表情都是以MSN的“黄脸”表情为底色的。尽管如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使用网络表情时,其含义是不一样的。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学院大众传播系硕士王玉皎在《网络表情运用的中西方差异》中对此作了详尽论述。

在对亚洲人的测试中,笑脸常常用来表示“示好”,中国人和日本人对此有着同样的使用偏好。回想我们日常使用MSN的场景,经常是在打开一个朋友的对话框后,输入:),然后一个圆圆的小笑脸就出现在即时对话框里,礼仪之邦的“笑迎天下客”在这里也得到了自然的体现。这一点令美国人很纳闷,他们会在MSN上问他们的亚裔同事:“你为什么没事老冲着我乐呢?”研究结果表明,欧美人在使用笑脸的网络表情时,其含义为“幽默”,他们在网络上展示其幽默天性时,要依靠这个表情——他们对笑脸的使用频率显然不如我们高。

即便在同一语境下,网络表情的原意也会遭到大家的集体篡改,此时,原意被引申意代替了。以MSN中的网络表情为例,“哭泣”,这个本来表示悲伤的面孔出现在网络上时,却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撒娇”的代替品,很有可能你在用“哭泣”传递结结实实的“伤心”时,也会被对方视为“撒娇”。与此相关的是,在我们表达害羞或不好意思的时候,也往往会用“尴尬”这个面孔来表示,仅仅因为这个面孔脸上有两团红晕,它比表达“尴尬”显得更为恰当,可资应用的时刻也更多。那我们如何表达“不爽”呢?网络表情中没有这个图释,但是,依然有“通假”的方式可以完成这个任务,有“悲伤”(嘴角下翘)和“困惑”(嘴弯曲成横“S”形撅着)两个脸孔待选。它们大可代表“不爽”,尤其是那个横“S”形,被网友形象地称之为脸上躺着一条蛔虫,当然更能表达“不爽”啦。

谁都知道“眨眼”具有暗示和挑逗的意味,但在网络表情中,眨眼的力量却被消解掉了,因为毕竟不是直接面对面,这个“媚眼”有时候传达的含义是“得意”,有时候却是“寻开心”——开心和寻开心从来就不是一回事。

在网上,嬉笑怒骂皆与心境没有直接的关联,有可能你刚刚受到上司的批评,却能在网上暴笑不止;你刚刚失恋,却又在网上抛出一颗闪闪发光的爱心。你使用着全球化下的通行聊天工具,但表达的含义却还是不同文化母体下的蛋。英国洛丁汉伦特大学的汤林森博士在其《文化帝国主义》一书中借用了法国哲学家福柯的“话语分析”方法和解释学的理论,汤林森提出他的基本观点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是“全球化”,文化的“同质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文化帝国主义”也变成了文化的全球化。而这后现代景观,是我们当代的文化宿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