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思维的误区》答案示例(1)

习题1

·有时候论题找起来很容易,因为在论证当中会明确指出。但我并不认为,这段论证明确指出了论题,因为作者在文章中从未提及诱发该论证的问题。下面我得去找找结论,这样才能更容易发现论题。因为本书曾告诉我们,寻找隐含论题最稳妥的途径,就是先找到结论。

·寻找提示词或许也能帮我找到结论。这段论证中的“事实上”就属于一种结论提示词,根据提示可以判断出结论可能是“在家里教育孩子,往往是父母的错误安排”,这句话也确实可以算作结论。还有个能找到结论的好办法,就是察看一段话的开头和结尾。在这里,本句话就位于段落的开头部分。

·除了结论之外,本书还给我提供过一系列其他论证要素,它们容易与结论相混淆。我应该对此进行一番仔细的考察,确定“在家里教育孩子的父母,很少能够胜任此事”这个论述既非统计数字,又非例证,也非定义、背景信息或者别的论据。在这里,很显然不是。

·现在,最能够肯定的一点就是,结论是“在家里教育孩子,往往是父母的错误安排”。提示词指明了这一句,它所在的位置也确认了这一点,而它也并不处在上一段中所讲的其他论证要素的行列当中。

·在此,需要指出引发该结论的那个问题(即论题)。如果结论是“在家里教育孩子,往往是父母的错误安排”,则引发该结论的论题就可以是:“父母是否该在家里教育孩子?”该论题可以从结论中推出,也可以从下文关于家庭教育种种潜在问题的讨论中看出来。

·最后我还想弄清楚此论题到底是规定性还是描述性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自问,作者是在描述一种情况,还是在规定一种立场究竟是正确还是错误、可取还是不可取、善还是恶。该作者列举了家庭教育的若干问题,并指出:社会需要了解这些孩子是否得到了“适当的教育和安排”。这些论述所探讨的,是一种情况(家庭教学)是否可取的问题。因此,该论题就是规定性论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