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开的经济周期》第3章 经济危机——商业的苦恼1

奥尔良大公去世的那一年,约翰·劳放弃了被召回法国的所有希望。也是在这一年,在离劳的故乡爱丁堡大约15公里的柯科迪小镇上,玛格丽特·史密斯有了她的第一个孩子。她是一个单亲妈妈,丈夫在孩子出生前几个月就已经死了。这是一个男孩,1723年6月5日出生,名字叫亚当·斯密。他的童年生活很安宁,只是在两岁的时候发生过一个小插曲。一个吉卜赛罪犯把他拐骗了,但很快就没事了。孩子在一天天的长大,玛格丽特·斯密注意到他对身边社会的情况有着强烈的兴趣。尽管柯科迪是一个只有1 500个居民的小镇,但还是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小镇有多种多样的商业贸易,来自许多地方的商船就停泊在房子旁边。小男孩喜欢坐在海边的峭壁上,远望着商船来来往往。

嬗变之年

那时候的英格兰不像法国,它已经建立了一套运转良好的纸币制度。支付手段不仅包括金币与银币,还包括英格兰银行和其他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以及本票和境内票据。除了硬币、纸币与境内票据,还有像财政票据和东印度公司债券这样的附息票据,它们都可以流通,虽然周转率较低。造币厂的主管就是艾萨克·牛顿,他于1696年获得该项任命。牛顿在年轻的时候,就注意到不仅政府可以实行硬币“缩水”的做法,许多市民也可以这样做。一些人把一堆硬币放进一个袋子里,使劲地摇晃,然后把那些磨掉的粉末收集起来。有的人更加粗暴,直接在硬币的边上切下薄片,然后再拿去花掉。为了防止发生这样的事情,牛顿主张把硬币磨成光边,以便鉴别硬币是否曾被动过手脚。

那时,工业革命已经处于摇篮阶段,经济大繁荣的条件正在日益成熟。首先,英国的海军正在快速地征服新市场,为英国的产品打开销路。其次,乡村也已经启动了一场“农业革命”,农场正在扩大,产量也在提高。这个过程释放出了劳动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城市寻找工作、学习机会或者尝试一些新的冒险职业。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来到伦敦,那时居住在伦敦的人口大约有50万~75万。另外一些人选择去了英国第二大城市布里斯托,那里约有4.3万人居住。其余的人分别移居到了诺里奇(3.6万居民)、利物浦(2.2万居民)、曼彻斯特(2万居民)、索尔福德(2万居民)、伯明翰(2万居民)以及其他一些商业中心。

不凡的个性

再回到柯科迪小镇看看。我们这位年轻的朋友亚当·斯密在17岁那年完成了基础学校教育后,决定离开家乡。他告别了妈妈玛格丽特,跨上马,风尘仆仆地骑了500多公里的路程,来到了牛津,他已经被牛津大学录取了。约翰·劳17岁的时候则是醉心于伦敦的赌场,他也曾经立志要成为一个人物。而亚当·斯密对于赌博则是乏料可陈。实际上,在牛津大学,他是那些表现得最心不在焉的学生中的一员。在喝茶的时候,他把黄油面包泡在茶壶里,然后却抱怨茶的味道不好,人们看到这些并不觉得奇怪。他浪漫地与一个姑娘相恋,但在聚会的时候居然没有发现这位姑娘也在场。而且,人们还经常看见他自言自语。就在亚当·斯密看起来似乎忘却周围一切的时候,他却并不是在发疯,而是正聚精会神地思考着某些问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