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与常无》与林老师对话(14)

因为资本很稀缺的情形下,除非政府干预,否则资本价格肯定比较贵,发展中国家能达到的规模报酬,发达国家一定能达到,同样达到最优的规模报酬和专业分工,发达国家的资本比较便宜,那它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会比较便宜。在这种状况下,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贸易主要是靠要素禀赋结构的不同来解释的。但是如果要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由于各国的发展程度相同,要素禀赋结构相似,当然要素禀赋结构的影响就小了;而任何国家的资本都不是无限多的,因此它不可能在每种产品上都达到最优的规模,那么,同一发展程度的不同的国家可以在不同的产品上达到最优规模经济,从而就会有不同的专业分工,因此可以靠专业分工的不同来进行贸易。所以,具备决定在要解释的现象的模型中放入什么变量的能力,可以说是成为一个好的经济学家的一个基本要求。尤其如果一个经济学家希望提出的理论能够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希望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就必须掌握在模型中应该放什么变量的能力。当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有具有这个能力,才能以理论来推动社会和国家进步。当然,发展中国家都想成为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一般有资本很密集的产业,但是发展中国家如果想去发展资本密集的产业,就只能靠政府的保护、补贴,那么,市场的作用就要受到干预。我跟杨小凯的争论,不仅是理论的争论,其实是有现实意义的。贸易现象并非不能用专业分工来解释,在发达国家间,这是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但是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靠专业分工违背比较优势来和发达国家竞争则是不正确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