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世界我是谁》美国的侧面之六:反智主义

美国的侧面之六:反智主义

上个月民主党大会开幕式上,奥巴马的妻子米歇儿介绍老伴。有意思的是这么重要的对奥巴马的介绍,米歇儿谈的不是奥巴马如何聪明能干,是个当总统的料,而是奥巴马如何就跟你我一样是个普通的老百姓,米歇儿自己怎样就是一个普通的贤妻良母。听米歇儿的讲话,你根本不知道奥巴马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当过十多年的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教授,而米歇儿自己毕业于普林斯顿法学院,是个高薪律师。为了强调奥巴马就跟你我一样是老百姓,一次米歇儿特地说,奥巴马每天早晨醒来都有口臭,使得他们的女儿们都不愿意早上爬到爸爸妈妈的床上来。奥巴马跟老百姓多么一样啊。

不要以为只有民主党这样力图降低自己的学问学历,共和党也毫不例外。2004年布什再次当选的理由之一就是很多老百姓感觉布什是他们可以一起到酒馆里喝一口的男人。布什很老百姓化,因为他连长句子都说不好,跟你我这些老百姓一样。只有那些受过教育的人才说话满口大词,才不直捷了当。共和党现在的候选人麦肯因针对民主党的候选人,推出他才见过一面的阿拉斯加女州长佩林作候选搭挡。除了反映了麦肯因铤而走险的状态和不按常理出牌的性格之外,根本的,是要吸引美国宗教保守势力,吸引普通工人农民,吸引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普通选民。麦肯因出身将军世家,家产万贯,自己家里房子多得有几所都不知道。他哪里是什么普通老百姓?但是佩林大学四年用了六年才上完,常常打猎,孩子在学校都有问题等等。这些居然都给共和党争辉。这个辉就是共和党是普通老百姓。

为什么两党都非常努力地把自己打扮成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的样子呢? 建立在启蒙主义理性思想哲学基础上的美国,这个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国家为什么会有这种深深的对教育的歧视或者说反智主义呢?据美国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理查德·霍福斯达德(Richard Hofstadter)解释说,美国的反智主义是美国的民族性格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传统,对美国政治有深广的影响。

理查德·霍福斯达德1963年出版的书《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获得当年的普利策奖,至今还是认识美国的一本非常有用的书,还在很多大学里被定为必读书。这本书认为美国反智主义的根源第一来自美国的清教徒文化传统。第一批来到美国这片土地的白人移民都是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贫苦农民。他们看重实践知识,不看重书本知识。1642年,当时的某位牧师写到:“你越聪明有知识,你越适合撒旦的需要。”把知识看成恶魔的伎俩,如同《圣经》上把夏娃吃了苹果看成是亚当堕落第一步一样。夏娃在蛇(欲望)的引诱下,吃了苹果(知识),知道了裸体的羞辱,并把这个知识告诉了亚当。结果他们都被从伊甸园里逐出了。这种对抽象知识的恐惧和厌恶是美国清教文化身份的一部分。

第二,美国是一个商业国家,美国本土哲学思想是实用主义。任何不能立刻应用的思想,不能产生实效的理论,对很多美国人来说都没有意义。特别是美国的开发西部的拓荒者精神深深地塑造了美国的民族性格。拓荒不需要哲学头脑而需要强健的体魄。虽然现在美国与一百五十年前的拓荒者完全不一样,但是美国人仍想象自己是拓荒者的后代,具有拓荒者的精神。佩林自封是这种精神代表,很迎合一般老百姓的对自己身份的想象。

第三,美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在对自己的民族想象上,美国人还坚持独户小镇乡村的理想。中国传统文化描述自己是小桥流水人家。很多美国人即使家里有电脑电视吃着国家的福利,还是认为小镇的生活是国,田野里独户的房子是家。这种对家和国的理想使很多普通老百姓不信任城市,认为城市是罪恶的渊薮;不信任知识分子,认为读书太多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信任所谓的什么都包管政府,坚持所谓的什么都不管的小政府。在这种文化传统中,有头脑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有臂力才是值得夸耀的。

可悲的是,奥巴马很可能会因为他的头脑而失去很多选民。上两届选举的民主党候选人都败在受教育太多这点上。出身东海岸富豪之家的布什,把自己打扮成德克萨斯的乡村男人,说着不连贯的英文,就成事了。因为老百姓感到他是他们中的一个。他真的是不是,那没有关系,关键是感觉。跟着感觉走的的人对头脑很不相信。

(2008/9)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