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对我说谎:练就一双精确识人眼》欺骗要素(10)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Robret Foldman)曾经进行了一项测试。他将两个陌生人安排在一起,给他们10分钟相互认识。费尔德曼将这个过程用摄像机录了下来。接下来费尔德曼让两个测试者和自己一起观看这段录像,并要求测试者指出有哪些地方自己所说的“不完全准确”。大多数测试者在刚开始会声称,自己在这一过程中所说的话全部属实。但事实上,有60%的人在这10分钟内至少有一次所说的与事实不符,只不过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有人撒谎说,自己是摇滚乐队的主唱。

我们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在撒谎?费尔德曼教授解释说:“人们很多情况下,是在本能地说谎,而不会把它当做正常社交的一部分。”此外,费尔德曼教授还补充说,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并不会将自己的想法完全展示给对方,更多情况下,我们会迎合对方的想法。

识别谎言小贴士

人们撒谎时,经常会下意识地触摸眼睛,以遮挡自己不自然的眼神。一般来说,男人倾向于擦眼睛,而女人往往会轻轻地触碰一下自己眼睛的下方,这仿佛是在试图掩饰罪恶。

什么才是谎言?

大多数人都会倾向认为自己是一个诚实的人。在费尔德曼教授的测试中,志愿者们从不肯将自己描述为一个说谎成癖的人,尽管事实上他们所说的谎言比自己所意识到的多得多。毕竟,有时候人们说谎不过是因为需要对他人礼貌地附和而已。与哲学家或神学家不同,我们研究的目的并不是去争论哪些谎言符合道德标准,而是希望找到一个关于谎言的客观定义。

研究《塔木德》的学者将谎言定义为“偷窃”,即“偷窃一个人的思想,智慧或知识”。圣·奥古斯丁认为谎言就是“所言非所想”。现代的社会科学家,试图将欺骗中的道德与情感要素剥离出来,创建一个全新的关于谎言的四重定义标准。彼得·罗斯(Pete Rose)曾经是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超级明星,由于涉嫌赌球,他被终身禁赛,并导致未被选入棒球名人堂。2004年,他终于承认了当年的赌球事件。彼得·罗斯的事例可以很好地为我们诠释关于谎言的四重定义标准。

1.谎言必须包含虚假的信息或表象。罗斯不但说了谎言,还试图用行为来掩盖自己的谎言。他对外声称:“自己从未赌球”,而且试图用自己的行为向公众传递这一虚假的信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