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到底为了什么》服装制造业之殇(2)

有一天,戴维家的橱柜砰的一声爆开了,柜子的螺丝钉掉了出来,里面的衣服也都“涌”了出来。那是他妻子伊莎贝尔的柜子,戴维不禁嘲笑了她。“嘿,别光指责我,你的衣服也很多!”妻子反驳道,“再说了,这个柜子的质量怎么这么差?”这件事发生之后,伊莎贝尔决定扔掉一半的衣服,他们一家人都受到了启发,每个人都扔掉了自己一半的衣服。抽屉变空了,橱柜变宽敞了,储藏箱也变空了,甚至连扔脏衣服的篮子也变宽敞了。于是,戴维决定把自己的衣服再减去一半。他把所有不常穿的衣服放在储藏箱里,在上面标上日期,然后发誓:“如果一年之内我不再穿这些衣服,那么我就扔了它们。”一年之后,他把整箱衣服都拿去捐了。

戴维、伊莎贝尔和他们的两个儿子还扔掉了1/3的玩具,清理了多余的床单,处理掉了不用的工具。

一直以来美国对进口衣服的数量都有限额。这样做确保了一部分衣服“产于美国”,并为美国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和高工资率,同时也提高了衣服的价格。但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些限额渐渐被淘汰,几乎整个服装生产业都转移到了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国家。美国的纺织制造业崩溃了,这也导致东南部很多人失去了工作。

除了最贫穷的人以外,大多数美国人的基本需求都早已满足。如果我们愿意承认的话,其实很多美国人吃得过多,衣服过多,房子也过大。为了继续挥霍浪费,我们还创立了“便宜的”信仰——比如沃尔玛的口号就是:天天低价。然而,这些过度浪费的代价很大:债务、城镇无计划发展、环境恶化、产业的缺失,以及不计其数的美国人失去了工作。

美国经济以GDP为中心,它对新产品(大多数产于海外)的欲望就像无底洞。虽然它为我们带来了廉价的商品,但同时它也带来了很大的坏处,我们将会在下一章讲到这一点,其中的利弊值得商榷,我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就生活质量而言,美国经济确实在很多方面都做得不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