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是怎样炼成的:李勣传》第一章 富家子弟(3)

九品中正制

三国时期,世家刚刚孕育,曹魏大臣陈群向魏文帝建议采用新的用人制度九品中正制。陈群的建议被通过了。

九品中正制划分等级由上到下依次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朝廷据各人被划分的等级授其相应官职。这种主观性极强的制度,给潜规则留出了巨大空间,使官场出现了“上品无寒士,下品无高门”的严重弊端。

这种取士的方法极大地便宜了世家豪门,虽然世家重亦有不少有能力之人,但是这帮人有能力的人,不是出现在家族兴起之时,便是偶然的昙花一现。大多数的世家子弟,都在吟诗作赋,宴饮游乐,甚至还有不少人有“归隐”的念头,全不顾当时的天下战乱四起,民不聊生。但是,尽管世家子弟们大多只会玩乐,但他们自视却相当了得,个个觉得自己有伊吕之才,完全瞧不上寒门子弟和庶族地主。这种情形在隋末也很是突出。李勣家当时虽累世为官,但是势力不强,根本不如曹州当地的蔡、丁、江、曹、易五大家族。后来李勣家迁至滑州卫南(河南滑县东),李家也只能算个外来户,几乎没有任何势力,李勣后来自评家世:“我山东一田夫尔”。“寒门”李勣为人处世谨小慎微,对功名极渴望,敢于为功名冒险;一旦成功,他身上的地主特质便显现出来,为人处世变得稳如泰山,持守中道不偏不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