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秘密》坏习惯是可以消除掉的

坏习惯是可以消除掉的

爸爸妈妈的教养任务,并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孩子的优良习惯,帮助孩子把身上那些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不良习惯消除也不能抛之脑后。要知道,好的习惯既然可以培养,坏的习惯就同样也能消除。这其实就是帮孩子放弃原来坏的行为习惯,重新建立正确的良好习惯的过程。只不过这一过程较单纯的建立良好习惯更加困难罢了!

从某种角度来说,培养良好习惯和消除坏习惯的方法是类似的。如果我们对前面介绍的有关习惯性质和习惯培养的内容已经有很深的认识,那么,消除不良习惯的方法也就显而易见了:在针对某项不良习惯进行消除的行动开始之后,最好不要让孩子哪怕只是出现一次习惯性的坏行为。因为在去掉坏习惯、培养新的良好习惯的过程中,那些以往习惯做的不良行为就会抵消之前所有的习惯重塑的努力。

比如,如果父母要纠正孩子不按时吃饭的坏习惯,就要在孩子理解自己问题所在的情况下要求他必须按时吃饭。在这方面,父母就不可以允许孩子出现哪怕是一点点的反常——一点儿也不允许。换句话说,要消除不良习惯,就要像拔牙或者剔刺一样,要一下子拔出,而不是一点点地拉扯。

当然,对于个人习惯的养成还有两个问题:首先,即使有些习惯从其他方面来看都是好的——正如一些教育学者所指出,极端的习惯往往存在某种风险——但在某些时刻,或者陷入某种行为定势之中以后,好习惯就会出现坏的反应。如果一个人需要特定的刺激才能产生特定的反应,或者如果他没有得到相应的指示就不能产生行为上的变化,那么,在他的行为习惯还没有消除之前,他要么显得举止不当,要么就会显得手足无措。比如,有些父母教孩子保持整洁,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却也很可能让孩子显得有洁癖,甚至由此延伸出更极端的问题。

除此之外,极端的习惯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缺陷——完美精确的行为动作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僵化。著名演员约瑟夫·杰斐逊曾经提起他饰演里珀·梵·温柯的经历:经过无数次的重复练习,他终于培养出了能够对自己的言行不假思索就能演完整部戏的习惯。此后,他还必须不断地迫使自己专注于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姿势、每一个动作,以免在极端的习惯的制约下,让他的表演变得机械呆板、面无表情,而且还单调乏味。

然而,对正处于成长变化期的孩子来说,这些风险实际上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在通过上述过程培养良好的习惯,或者纠正错误习惯的情况下,他们不太可能会根深蒂固得过于深刻、死板或是过于永久地形成某种习惯。孩子们会有自己的调整和灵活变动。排除了上面两种顾虑,父母完全可以按照我们的建议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纠正。

不过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规划儿童习惯练习时,最好还是不要与先前已经养成的习惯,以及他的个人气质相冲突。这样的话,孩子就不会因为状态产生改变而感到烦恼不安。为此,我将会在下面的“让训练习惯更上一层楼”一节中就这个问题给出若干建议。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