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和国内货币相比,适用范围更广泛,使用人群也更广泛。这就要求作为价值临时储藏所的国际货币要保持稳定。其次要可信,持有货币的人要可以及时、准确、透明地掌握货币的相关信息,对货币决策人有足够的信心。此外,还要有文化上的认同感和软实力。有很多研究货币的专家指出,日本在经济最强盛的时候,已经符合教科书上说的货币国际化的条件,经济实力够强,出口额高,对外投资也很多,也为国际化作了很多努力。但由于它在亚洲发动了不正义的战争,就使得亚洲很多国家和人民对它有抵触情绪。所以要成为世界货币,不但要靠本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决策体系的健全,还需要金融货币文化被更广泛地认可、传播和接受。
以美元为例,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两个关键事件发挥了作用。一个就是在争论国际货币体系何去何从时,美国提出了怀特计划,即依托黄金(当时美国几乎支配了全世界70%~80%的黄金)确立了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而当时英国的影响力在不断下降,尽管它提出了凯恩斯计划,但是在争论过程中,怀特计划获胜,凯恩斯计划没有得到采纳。这是美元成为国际货币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另外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二战”之后美国提出的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借助马歇尔计划,每年大量的美元流入欧洲参与欧洲重建,美元的影响力显著提升。所以,如果说怀特计划确立了美元制度上的地位,马歇尔计划就是实质性地完成了美元替代英镑成为世界货币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