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独立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围绕货币的权力之争
现在的经济依托着整个金融体系、货币体系、金融市场在运作,所以金融体系的起伏直接影响到实体经济。在金融界有一句玩笑话,被“货币”这两个字欺骗的人比被“爱情”这两个字欺骗的人要多得多。比如,在金融市场作投资,包括企业经营等,其业绩的好和坏,可能往往被归结为经营得好和坏,但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货币是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力量。
如果把整个经济体比作一辆汽车,那么经济运行要通过各种指标来显现,通过仪表盘上的速度、耗油量、温度等。货币政策就是其中的一个调控系统,它能够调整经济运行的速度,在遇到上坡的时候加一些油,在经济跑快的时候适当地减速。所以货币政策就是一系列调控的目标或工具。像加息、减息、利率、汇率、准备金这些工具,是一揽子的调控系统。说到货币政策的引入还是离不开凯恩斯。如果经济自身的金融体系能实现自我平衡,就不用去干预它,就不需要货币政策这样一个人为的调控系统。但凯恩斯认为,经济很难靠自己的力量达到平衡,或者像车子一样能够匀速平稳地运行。路况在变,车况也在变,这需要一个调控者来及时地进行调整,使它恢复到一个平衡状态。所以,凯恩斯是在引入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方面的一个有代表性的学者。
货币政策与央行有着莫大的关系,围绕货币的发行权展开的权力之争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斗争的结果之一就是独立的中央银行的出现。央行的独立性,是发达的经济体在遇到经济发展的挫折之后经过反思提出来的。“一战”、“二战”时期,一些恶性通胀最后归结原因,就是央行缺乏独立性。通过比较世界上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发现,从长期的情况来看,拥有独立央行的国家,其物价水平、币值的稳定性、经济发展的情况,普遍要比没有独立央行的国家强很多。这之后又兴起了很多理论研究,比如政治周期理论,指在每轮选举之前政治家总是希望有政策刺激一下经济,以利于自己的当选。
那么,要怎样刺激经济发展呢?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总是有约束的,不可能无限地扩张,所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货币政策大量发行货币。而这往往就牺牲了物价的稳定。当下,为了应对美国的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央行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注入流动性的措施。可以说,这样做就是为了应对危机,对短期内经济的稳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有一派却很坚定地认为,这样做最终肯定要付出通胀的代价。因为在应对危机这一点上央行的确发挥了作用,但是在很多方面其实也有意无意地迎合了这些政治家的诉求。
因为各种恶性的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的发生,大家都开始关心央行的独立性,所以开始有一些界定。比如,什么叫央行的独立性?所谓央行独立性,一个是目标独立,一个就是它的程序或者决策的相对独立。目标如何独立?重点就是跟财政开支的相对隔离。不能用发钞票去填财政的缺口,这一点现在主要的经济体都基本达到了,比如在中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就严格禁止通过央行的货币发行去支持财政开支。所以,在目标上基本体现了央行的独立性。在决策的独立上,就是指在主要的政策决策的制定上得相对独立,比如汇率的决定、货币信贷投放的目标等。当然,也有一些人对央行的独立性持批评态度,主要观点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宏观政策,如果货币政策独立,如何保证它和财政政策的配合能够协调?但是总体来看,保持央行的独立性有利于维持货币的稳定和一个国家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这在各国的货币实践中都已经被反复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