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第4章 自我(24)

我们说存在先于本质指的是什么呢?我们指的是,人首先存在,遇到自己,在世界上涌现出来--然后给自己下定义。如果人如存在主义者看来的那样是不可定义的,那是因为人开始时什么也不是。他成了什么是后来的事,那时候他就是他形成的样子。因此,人性是没有的,因为没有一个具有人性概念的上帝。人仅仅是人。这不仅说他是他所设想的样子,而且也是愿意成为的样子,是他在存在之后设想自己的样子--即他在向存在跳跃后愿意成为的样子。人除了他形成的样子之外,什么也不是。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而且这就是人们所谓的它的“主观性”,他们用这个词为的是责难我们。但是,我们用这个词所指的意思,除了说人比一块石头或者一张桌子具有更大的尊严之外,还能指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意思是说,人首先存在--人在谈得上别的一切之前,首先是一个把自己推向未来并且感觉到这一点的东西。人确实是一个拥有主观生命的筹划,而不是一种苔藓或一种真菌,或一棵花椰菜。在自我筹划之前,什么都不存在,甚至都不在理智的天堂中:人只有在他企图成为什么时才获得存在。不过,不是他想要成为的那样。因为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想要或意愿,往往是我们使自己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之后的自觉决定。我可以想加入一个政党、写一本书或结婚--但是,这种情形中通常所谓的我的意愿,可能体现的是一个先前的而且更加自我的决定。不过,如果存在真的先于本质的话,人就要对自己所是负责。因此,存在主义的第一个后果便是使每一个人明白自己之所是,并担负起自己存在的全部责任。还有,当我们说人对自己负责时,我们不是说他仅仅对自己的个性负责,而是对所有人负责。

当我们说人自己做选择时,我们的确是指我们每一个人必须亲自作出选择。但是,我们这样说也意味着,人在为自己做选择时,也在为所有人做选择。因为,实际上,人为了创造他自己意欲成为的那种人可能采取的行动中,没有一个行动不同时是在创造一个他认为自己应当如此的人的形象。

◆在何种程度上,自我同一性是一个选择问题?

但是,存在主义的这一选择理论并没有使自我同一性问题变得更容易。事实上,它反而使这一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在这一部分的前些地方,我们以如下问题开始:关于一个人的诸多事实是否足以确定他或她的同一性。我们曾确然地说道,并不是所有事实都是必要的,其中一些比另一些更加基本。但这仍不是这一问题的一个答案,因为很可能所有基本事实仍不足以确定一个人的同一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