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反思”成为媒体与经济学家最常用的术语。2010年4月由乔治?索罗斯捐资成立的“新经济思想研究所”在剑桥大学举行了建所庆典会议“经济危机与经济学危机”。我很高兴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位参会者之一,会上我观察到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和记者对许多广为接受的经济学观点提出了质疑。我还见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我的同行奥利弗?布兰查德,他做了许多怀疑论者认为不可能的事情——表现出经济学家的谦逊,并承认在判断上存在错误。他写道:“宏观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都倾向于将20世纪80年代早期以来周期波动的稳定下降归功于自己,并认为我们懂得如何执行宏观经济政策。我们没能抵制住这种诱惑,这场危机显然迫使我们对之前的评估提出质疑。”(Blanchard, Dell’Ariccia, and Mauro,2010,p.3)
总结长期以来存在传统观点,他还观察到:“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只有一个目标,即通货膨胀,只有一个工具,即利率政策。只要通货膨胀是稳定的,产出缺口较小且比较稳定,货币政策就算履行了它的职责。我们还认为财政政策一直扮演着一个次要的角色,因为政治约束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实际有效性。同时我们还认为金融监管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于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之外的。”(Blanchard, Dell’Ariccia, and Mauro,2010,p.3)其他知名学者如斯蒂格利茨(Stiglitz, 2009)、阿克尔洛夫(Akerlof, 2009)和克鲁格曼(Krugman, 2009)也质疑了一些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对竞争性市场可以产生足够的商业激励、有效的产出和财富的假设。
发展经济学是在二战后才成为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这一研究领域中的几波理论在提供政策处方方面经历了更为明显的失败。可以肯定的是,发展经济学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非凡的见解。但是,世界上许多地方的持续性贫困表明,发展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迄今为止仍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知识议程以帮助低收入国家产生和分配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