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灰影:吴起传》第一章 幼年以及那个社会(11)

儒学

出走后的吴起,首先选择去鲁国投师子夏。其中原因很简单,就是儒家当时为显学,吴起认为学习儒学可以尽快地出人头地。

由于当时子夏已经七十多岁,不能亲自教授学生,所以吴起和他的一个卫国老乡只是子夏的挂名学生。他们的真正老师其实是子夏的一个学生,不过这个学生的来头可不得了,是曾子曾参的儿子曾申。而吴起的这名老乡正是日后鼎鼎大名的法家前期第一人——李悝。

曾申小的时候被爸爸带到街上玩。他小啊,不懂事,就哭闹。他爸爸说:“孩子不要闹,回家杀猪给你看着玩儿。”

回家来,曾爸爸卷起袖子就磨匕首。曾妈妈说:“开玩笑啊你!你跟孩子开玩笑也当真啊!我这可爱的猪,还没发育成熟呢,你就要杀啊!”

曾爸爸说:“小孩儿是不可以跟他开玩笑的。”说完就一棍子撂倒,把猪捅了。小孩儿曾申在旁边拍着手叫,这个曾爸爸也就是“吾日三省吾身”的曾参先生。曾爸爸主张孝道,曾妈妈给曾爸爸的老妈蒸梨子没有蒸熟,曾老妈妈吃坏了肚子,曾参气坏了,就把老婆休了,因为老婆不孝!这也是儒家经典里的一段“美谈”。不过,我们先不要嘲笑这些古人的迂腐,曾爸爸、吴起之徒,嘴上喊什么,实际中就怎么做,言行绝对一致,从不自欺欺人,我管这叫做坚持原则——坚持自己为自己所设定并公之于众的原则,奉行自己所笃信的主张。这种精神,正是一些后来者所最缺乏的。后来的中国人变得处世圆滑:嘴上一套,行为是另一套。知识分子们嘴上喊着高调,但所喊的东西,自己却根本不信,只是为了糊弄上边或者应付主流儒家思想而喊(否则就没法混下去了!),实际上并不真的那样行动。大家你蒙着我,我蒙着你,私底下掩嘴偷着笑,实际上谁也不真的照喊得那样而做。这岂不是中国人的悲哀,变成一个撒谎的民族。但这主要是因专制制度所逼,不能单怪后来人不争气,骨头变软。春秋战国时代,天下裂变,虽然也有君主,但都是层层封建,互相独立,还没有弄出皇帝那般极端专制的体系。所以,曾爸爸、吴起这样有个性、不自欺、奉行个人所倡导的原则的人,就格外的多,使得那个时代显得无限美好。后来有了皇帝,从管理体系到意识形态都极端一统,知识分子依附皇帝去当官,被皇帝调教得服服贴贴的,失去经济上和思想上的独立,慢慢磨去从前的可贵秉性而变成皇帝的精神附庸,只好陪着皇帝唱唱高调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