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不能被物质溺爱

一位80后的妈妈说:“奶粉咱要买进口的,不想孩子吃成大头娃娃;衣服咱要买品牌的,款式好质量好;照相得请人拍个写真集,自己的相机再好,也拍不出人家那专业效果;纸尿裤咱也是只挑贵的,不为别的,只为用着放心。总之一句话,咱一辈子就这一个孩子,奢侈就奢侈吧,不能让孩子受委屈。”

物质攀比与这个时代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物质条件极大丰富,各种商品眼花缭乱,高科技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很多父母尽一切可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和教育,他们觉得这样才能培养出成功的绅士和优雅的淑女。不可否认,良好的物质基础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现在看来,父母们往往过于攀比物质条件而忽略了教育孩子最本质的东西。

父母对物质的过于投入容易助长孩子的攀比心理,不心疼父母的付出,同时会因为物质丰富精神空虚变得更为肤浅、怪诞,而这些不良后果点点滴滴呈现于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往往被“疼爱”孩子的父母们所忽略。当父母们意识到自己因过于注重物质而导致教养失败、贻误了孩子健康成长时,孩子通常都已经步入成年。特别是那些80后的父母,对这种舍本逐末的养育误区应该避而远之。

大多数父母都知道这样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父母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在孩子的每一次行为当中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生活自理习惯、作息习惯、学习习惯、待人接物的习惯以及锻炼身体的习惯,从而形成孩子的优良个性。

在经济发达、商品丰富、竞争激烈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父母们要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头脑清醒、意志坚定、果断勇敢的个性,开放接纳各种人与事的健康心态。同时,保护孩子强烈的好奇心,鼓励他们不断学习进取,打造孩子勇于并乐于承担责任的品质、积极主动的行动力。由此,孩子才会有极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在集体与组织中如鱼得水,不断走出自我中心的短视狭隘,成就一个具有高度社会化意识的大我人格。

《帮父母读懂幼儿心:儿童心理解读与教养行为引导(0-3岁)》读书网·在线试读连载完毕,更多精彩,请参见原书。呼吁您购买正版图书。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