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之上:刘汉元和他的商业哲学》第三章 快与慢的辩证法:管理的内因与外因(9)

第五,身份和心态分析。刘汉元对质量要求如此苛严,还可以从他的个人心态方面作简单的分析。

其实想想逻辑也很简单,“要想公道,打个颠倒”,换位思考。刘汉元此时既是城里人人羡慕的大老板、企业主,同时也一直是奔波在乡下的农村人、养鱼户,至今他家在蟆颐堰里的几只网箱还一直养着鱼,只是后期更偏重于科研试验。如果将自己生产的有瑕疵的饲料卖给农村人,就是明知这饲料有问题,还要亲手卖给如同自己的父亲母亲一样的农民。心理上的阴影和疙瘩,无论如何让他迈不过去。

也许就是这种特殊的双重身份,和对农村人深厚的情感,让他容不下自己饲料质量的半点瑕疵。再努一把力,就能将瑕疵修正,就能让自己和整个公司坦坦荡荡、光明正大地面对每一个养殖户,这何乐而不为呢?“做饲料,你躲不开养殖户啊。”何况自己搞科研的身份,已经习惯了精求精,追求完美。

从理性角度看,只有追求完美,他才更有可能实现水产饲料行业第一的战略目标。

第六,名牌战略(市场营销)。通威的名牌战略目标很明确,就是最大可能地抢占全国水产饲料市场,做全国第一,与“正大”(正大集团)的禽饲料、“希望”(希望集团)的畜饲料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具体实施策略是:首先,重视广告宣传,将产品品牌和企业的整体形象推向社会公众。其次,实施“以销定产”和“以产定销”两种生产策略。“以销定产”即根据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来决定研发和生产,相反的“以产定销”是以公司生产能力为依据,有计划有目的地开拓市场,宁愿发展速度稍慢一点,对市场做到“开拓一个,成功一个,巩固一个,保护一个”,

采取的是守势。后来通威产量足够大之后,扩张策略又灵活地变成了“吃一个,挟一个,看一个”,采取的是攻势。最后,通威建立了一个符合行业特点的销售渠道。主要采取“公司—总经销—分销商—用户”的大流通渠道模式。采取这样的销售模式,是因为中国农村市场广袤,小农经济极为分散,通威的产品必须广泛分布到数万个五六级乡村市场,才能把市场做深做透,但这样的市场厂家完全无力进行扁平化直销管理。所以通威的最优选择是依靠土生土长的当地经销商来做市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