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之上:刘汉元和他的商业哲学》第二章 转型与第一桶金(19)

刘汉元坚定了加快发展的决心,三步并作两步走,将才改名不久的眉山通威饲料厂重新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注册更名为四川通威饲料有限公司,并按现代企业制度设立董事会,刘汉元出任董事长,其父亲刘定全任副董事长。

接着,紧锣密鼓地建新厂。建厂要贷款,刘汉元把自己的所有资产交到银行,评估下来价值达170万元。一评完,眉山银行圈和企业圈内就小小地热闹了一下,人们争相传说“眉山最富有的人是刘汉元”!然后刘汉元用这一笔身家,经朋友周金华担保,从银行贷到了300万元资金,然后投入240万元,开始进场施工建设厂房。

这边开始施工,那边又赶快到工商局去注册新公司。刘汉元一直记得,这时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一个花絮,明显地具有时代的印记。

刘汉元一行到县工商局去注册有限公司的时候,工作人员看着他们的申请,显得很是诧异又无所适从,喃喃地自言自语:“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好大哦。”

刘汉元一听笑了。

在当时工商局某些人员的眼光里,西方资本主义概念下的那些巨大无比的公司才叫有限公司嘛,你一个永寿镇出来的小厂,也想叫有限公司?殊不知,有限公司,责任有限,其实是最小的。现在,刘汉元只是偶尔把这事儿当茶余饭后的谈资讲一讲,并非为了取笑。他只是觉得,当时改革开放14年了,一个县的工商局人员还不知道什么叫有限责任公司!他想通过谈这事儿来表明,那场持续至今的改革开放对中国而言是多么重要,它不仅带来了财富,还为闭塞、落后的中国人带来了多么及时的知识启蒙、眼界拓展和思想真知。

新公司注册下来,建筑施工队进场仅仅5个月又16天之后,刘汉元的第一期工程、一个年产4万吨级的饲料厂就矗立在了眉山县城,其建设速度在国内同行中是空前的。然后刘汉元和乐山饲料办领导广泛考察国内饲料生产设备厂家之后,选定的瑞士技术、大同机械厂生产的420型、单班年产2万吨饲料的成套设备,立即进场开始安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