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阴历七月十五)寺庙里举行盂兰盆会,纳兰性德追思着卢氏,黯然神伤。于是他亲手书写佛经,拿到寺庙里,以祭祀卢氏亡灵,并放荷灯于寺庙前的水池上,事见《眼儿媚》词,题为《中元夜有感》:
手写香台金字经,惟愿结来生,
莲花漏转,杨枝露滴,
想鉴微诚。
欲知奉倩神伤极,凭诉与秋擎,
西风不管,一池萍水,
几点荷灯。
放灯结束,已至深夜,月冷风寒,池水里芙蕖零落,堤岸上杨柳凝露,一盏无情的西风吹去的荷灯,承载着诗人“愿结来生”的痴情,越飘越远,只见有星星点点闪烁在雾濛濛的的水面上。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
风雨消磨生死別,似曾相识只孤檠,
情在不能醒。
搖落后,清吹那堪听。
淅沥暗飄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
薄福荐傾城。
纳兰性德本已孤处独楼,死別之恨难以排遣,而当此暮秋时节,梧叶飘零的凄凉之声与寺庙的晚钟声此起彼落,使他心烦意乱,无法忍受。其实纳兰性德的万念俱灰是由于对亡妻钟情太深,故仍在情海中浮沉,无法像高僧般六根清净,大彻大悟,因此将亡妻的死归咎于自己的福薄。此乃情深之极、沉痛之极的感喟与怨责。
四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纳兰性德潜心向学,爱好广泛,对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释三教均有涉猎。他认为:“三教中皆有义理,皆有实用。”因此,儒学成了他追求“经国济世”理想的根基,而佛学、道学则成了他修身养性的精神寄托。尤其是佛学,在纳兰性德诗文作品中,留下了它的处处踪影,历历屐痕。
纳兰性德受到佛学的影响,这和他所处的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纳兰性德的母亲觉罗氏就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曾担任纳兰性德弟弟揆叙老师的唐孙华,在《觉罗氏墓志铭》中称她:“平日皈心释氏,晨起必焚香膜拜,诵梵经一卷。尝手书《金刚经》,字画精整,锓版流行,缁素皆奉为重宝。”在这种环境影响下,纳兰性德耳濡目染,慧根早发,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自小就经常出入寺庙,拈香拜佛,聆听梵音。纳兰性德有一首诗,题名为《净业寺》,描写的就是什刹海的环境:
红楼高耸碧池深,菏芰生凉豁远襟。
湖色静涵孤刹影,花香暗入定僧心。
经翻佛藏研朱筴,地赐朝家布紫金。
下马长堤一吟望,梵钟杂送海潮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