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宋代词坛上的一座仰止高山
欧阳修在北宋文坛上的地位类似于唐代的韩愈,被称为文坛泰斗。对欧阳修来说,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可能是一个最为高兴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他碰到了最杰出的学生苏轼。在那年那月的考试中,欧阳修看到苏轼的文章后高呼“快哉!快哉!”,他还断言:“更三十年,无人道我也。”事实证明欧阳修没有看错这位好学生,苏轼果然不负恩师厚望,又成为了一座令后人仰止的高山。
一、苏东坡的成长历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
苏轼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苏洵,就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小时候,苏轼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文笔,才十几岁就“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看到儿子才华横溢,苏洵一面高兴,一面担心,因为他觉得这个儿子与他的另一个儿子相比,爱表现,缺乏谦逊顺从,一直下去,人生之路不会太顺。为了提醒他,苏洵就用“轼”来给他命名,因为“轼”作为车上的一个部件,只是为了装饰,没有实际的作用,以“轼”做名字就是时刻提醒儿子不要徒有其表,不要炫耀表现,要做一个具有实干才能的人。当然,在给苏轼取名的时候,苏洵也给他的另一个儿子取名为“辙”,就是车辙的意思,他的目的也是提醒儿子,因为车辙使车子行走顺当,人们不会认为车辙很有功劳,同样如果车子行走不顺当,人们也不会怪罪于车辙,借此来提醒苏辙要善处祸福之间,必要时要表现积极些,这样才能有所收获。知子莫若父,事实证明,两个儿子的人生道路确是如苏老泉所料。
1056年,二十岁的苏轼随父亲、弟弟一起离开家乡,准备第二年参加科举考试。第二年,苏轼同他的父亲、弟弟同榜中了进士,苏轼还得了个第二名。其实,这个第二名实际上就是第一名,原因是这样的:当年的主考官欧阳修有一个学生叫曾巩,此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章写得十分漂亮,平常深受欧阳修的喜爱,这一年曾巩也参加了考试。评卷时,欧阳修看到苏轼所写的《刑赏忠厚之至论》,大为赞赏,觉得这篇文章怎么说也应该是第一名,但欧阳修转念又一想,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一定是自己的学生曾巩,如果把曾巩定为第一名,别人会说自己偏爱学生的,于是为了避嫌,就判了这篇文章得第二名。谁知,阴差阳错,一放榜才知道,那篇文章的作者是苏轼,不是曾巩,于是曾巩仍得了第一,苏轼只好屈居第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