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一起读的简明国学》(31)

4

百花齐放的魏晋南北朝文坛--名士狂人聚一堂

第一节

“七子”的风骨与“七贤”的酒肚

一、“三曹”“七子”的建安风骨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历史处在大分裂的转折时期。在这种风雨飘摇的黑暗年代里,最痛苦的莫过于普通老百姓,最感时伤世的莫过于有良知的文士。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占据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后,在中国北部开创了一个以邺城为中心的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由于曹操父子的提倡和身体力行,许多文士在饱经战乱之苦后,如百川赴海般相继奔往邺城,归附到曹氏政权周围。在这里形成了以“三曹”为领袖,以“七子”为代表的,庞大的邺下文人集团。

“三曹”,指以曹操为首的曹氏三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因他们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以及后世的文学都很有影响,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建安时期,云蒸霞蔚,名家辈出,文学各体都得到了发展,他们在诗、赋、文等创作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尤其是诗歌,吸收了汉乐府民歌之长,情辞并茂,具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汉末的社会现实以及文人们的思想情操,给后人留下了“建安风骨”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李白有诗句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这里的“建安骨”指的就是建安风骨,建安文学对后世的影响从中可见一斑。

1.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以及《蒿里行》、《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等不朽诗篇。

曹操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官宦家庭,他小时候就异常聪明,年轻时机智警敏、权衡应变的能力十分突出。在家乡时,曹操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学业,所以周围的人都认为他好耍小聪明,而成不了大器。有一天,他见到了善于给人相面的许劭,许劭对他说:“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曹操对后世的贡献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在政治上,他统一北方后奖励耕种,恢复生产,为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了贡献;在文学上,曹操的诗、文俱佳,诗歌慷慨激昂,散文形式自由流畅,鲁迅称他为“改造文学的祖师”。他的《蒿里行》被钟惺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