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关心孩子的家长会留意孩子的举动,会经常(尽管不能总是)将其看到的一切描述给孩子,并邀请他一同反思其行为背后的含义。但“做得好!”不是描述,是一种评价,带有令人不安的暗示作用,极易让孩子意识到我们在如何看待他们。不说“我爱你”,口头表扬传达的是“我爱你,因为你做得好。”我们无需这么说——当然几乎没有人这么说;我们仅仅做就够了——即仅仅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表达爱、表露兴奋。同样,即使家长没有真的说出“我不爱你,因为你做得不好”,爱的撤回通常也发生了。在这两种情况下,这种信息无论如何都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几年前,我和妻子想为孩子找一个保姆,我们约见了一位年轻妇女,她爽快地在我们面前总结了其育儿哲理:“乖巧的行为会得到我的关注。”她可能是想表达自己有别于那种专门对不乖的孩子施以严厉训斥的保姆,但我们立即意识到她不是我们想要的人:我们从未想让孩子认为保姆对他们的关爱程度取决于其行为表现——换句话说,保姆仅仅在她决定孩子已经挣得她的关爱时才会看他们听他们。
不过我十分感激这位女士,她帮助我理清了自己到底反对什么以及为什么反对。我还要感谢的是另一位在我心底埋下智慧种子的女士,她是我前段时间做讲座时的一位观众,尽管已经想不起她的名字,也忘了她住在哪个城市,但我却记得她走近我后对我说,她曾收到孩子的学校寄来的汽车贴纸,上面写道:
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因为他当选了本月明星学生
她告诉我她立即进屋找出了一把剪刀,将贴纸的下半部分剪掉,只留下第一行字,并将其贴在了自己的车上。这位女士很聪明,她不仅抵抗住了沦为有条件养育家长的诱惑,同时也巧妙地利用这个机会向孩子证实自己无条件地为他感到骄傲。
这里我要再次强调:人类的行为没有绝对性。“正面强化”是否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产生,有多严重)取决于诸多不同因素。如何实施:口头表扬的用词、表达方式、说话的语调、私下表扬或是当众表扬。对谁实施:孩子的年龄、性格及其他变量。为何实施:孩子做哪些事情受到了表扬?表扬的目的是什么?或者更确切地说,在孩子眼里你的目的是什么?祝贺孩子没有给你找麻烦(例如,吃饭时整洁干净),和祝贺孩子做了一件真正让人刮目相看的事,是不同的;对孩子的盲目顺从(例如,甘愿听从你的指挥)表示欣喜,与对孩子一次有深度的提问表示欣喜,也是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