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象,如果被问到这个问题,每一名家长都会宣称“我不知道孩子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无论如何我都爱他!”然而研究人员在对(已成人)孩子的直接访问中听到的竟是完全与之不同且令人不安的故事。这些学生中许多人都感觉一旦没能做出令人钦佩的事或顺从家长的意愿,自己就会得到更少的爱,也正是这些使学生与家长的关系更容易陷入紧张状态。
为进一步明确真相,这些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二次调查,对象是100余名成人的母亲,证明有条件养育对这一代人同样极具伤害性。年幼时感觉自己只有在不辜负家长期望时才会得到爱的母亲,此时作为成人自我价值感颇低。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如此,这些母亲依然会倾向于对自己的孩子使用相同的养育方式;她们“不顾这种养育方式对自己产生的负面影响”,继续对孩子施以有条件的爱。
(据我所知)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有条件养育模式可以传递给下一代,其他心理学家也早已就其影响找到了相关证据,稍后几章会进一步探讨,针对有条件养育在实际生活中的两种特定方式作详细描述。不过总的来讲,其造成的影响极具破坏性。例如,美国丹佛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感觉自己为得到家长认可而必须达到某些条件的青少年,最终会变得不喜欢他们自己,相应地会导致其在进入青春期后创造一个“假我”,换句话说,装扮成一个家长会爱的人。这种为赢得认可铤而走险的绝望做法通常伴随着抑郁和无助,会导致其与真正的自己失去联结。在某种情况下,这些青少年甚至会不知道自己是谁,因为他们曾经那么努力把自己变得不是自己。
多年来,研究人员已发现,“(得到的)支持越有条件,自我价值感的认知就会越低”。如果孩子得到的爱是被附加条件的,那么他们在接受自己时也会附带条件。相反,正如卡尔·罗杰斯指出的,感觉自己被家长、甚至老师无条件认可的孩子会倾向于对自己感觉更好。
这就是本书的最终目的,我邀请大家深思的核心问题。在有关有条件养育的问卷调查中,在回答“即使与妈妈产生激烈冲突,她仍然是爱我的”或“即使爸爸不赞成我,我也知道他仍然爱我”这样的问题时,青少年或年轻人会被要求在以下五个选项中做选择:“非常同意”、“同意”、“无所谓”、“反对”或“非常反对”。那么,你希望你的孩子在未来5年、10年或15年内会怎样回答这类问题呢?你认为他们会怎样回答这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