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佛法书之育儿篇》考虑你过去的方法

佛陀教导过,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起因与外缘。没有什么存在于真空中,任何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它包括我们的思想、信念和态度(附录1主要是谈这点),我们对家务的信念,并非像通常想的那样牢不可变。它们被很多因素制约,从我们的家庭教育到社会文化环境。

也许需要后退一步,细细看看现在的心态究竟是怎样发展出来的。每个人的生命故事都不一样。房子应该有多干净才算好,另一半应该做什么才对,我们对这些问题都有不同的观点。一旦觉察到限制我们心态的因素,肯定也会同时想到,丢掉那些无用的信念——至少放松一些,不要抓得那么紧——进而起用那些对灵性进化更有帮助的信念。

一项影响对家务的态度的制约,是在小时候的家中养成的。回到70年代,住在郊区的妈妈们开始信奉女权主义思想,于是我的妈妈想把三个女儿培养成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人,而不是当一辈子的家庭主妇。她揽下了所有的家务,这样女儿们才可以有更多时间学习和提升自己。作为一个天性懒散的人,我从未学过如何克服懒散这个毛病。

在我20岁的时候,我读了大量女权主义的书,并全部吸收到了脑子里——毫无疑问,它们和我的本意是相违背的——很多方面都是如此。我永远都不会成为一个一辈子困在家里的传统女人。我成功地找到了看上去斯文干净,很会做家务的男朋友,你可以想象,他与我的懒散作风有过不少冲突。在初次遇到玛瑞克不久后,他就造访了我乱糟糟的公寓,我一个人住在里面。他要我永远记住,我的冰箱里可什么都没有,除了一箱牛奶。

到目前为止,家务活永远是婚姻中最敏感的话题。没有任何一个主题会聚集这么多的争论、这么多的情绪。在有孩子之前,玛瑞克和我在保持家里的整洁方面,处于两个极端。他是井井有条的人,我则是懒散惯了。在有了孩子后,我终于知道了让家里干干净净的好处,以及不这样做的代价(没干净衣服穿、找不到鞋子帽子、找门卡时的慌乱)。我开始意识到,做家务是必须的,而不仅仅是受压迫的女人的义务。与此同时,玛瑞克也明白了,当有个孩子在身边时,必须得忍受一定程度的脏乱才行。

我们都从极端变得成熟,而关于家里状况的争吵,总是会成为夫妻生活中的装饰品。但至少我可以断言,我们达到了婚姻中更为稳定的阶段,尽管大多数时间里,我们双方都不怎么开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