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我小时候,家里就一直挂着一帧字幅,上面写的全是格言联。
"至乐莫若读书,至要莫若教子……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
这帧字幅的背后是有一段故事的。
有一次,父亲在中国台湾遇见了一位专门研究字画的老人,两人一见如故,临走时,老人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帧字幅赠给了父亲。字幅中"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让父亲深有感触,他认为"作事惟思利及人"这句话与家族的处世经商之道非常契合,因此便将"思利及人"四字单独装裱起来挂在了办公室,并把它作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也以此来教育我们。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我对这四个字的理解越来越深刻。
"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这句话最早出现在唐朝,是从颜真卿的《争座位帖》中集字而成。
"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虽朴质简洁,却把人生的道理说得很透彻。我的理解是:人生难得,提高自身道德修养难道仅仅是为了传名于世?徒有虚名不如做点实事,做事就必须"思利及人"。
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这是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名传世为虚,做实事为实,人生的价值体现在你所做的事情上。因此,能不能将事情做成、做好、做大、做久,成就一番事业,作出对社会的贡献,就成为人生的重点,成为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
"作事惟思利及人"这句话里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说明了思利及人的目的--为什么要思利及人?就是为了做好事情。第二层意思说明了"思利及人"的效果--只要将"利及人"思考清楚了,做到位了,事情就一定能够做到、做好、做大、做久。
思利及人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作用?简单的词语中蕴涵着怎样的规律和能量?
什么是"思利及人"?
"万事皆为利来,皆为利往","思利"是人们做事的原因和动力,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客观需求。
什么是"利"?除了通常所指的金钱、物品外,"利"包含的内容还有很多:它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可以是当下具体的,也可以是具有未来意义的。
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怎么从"思利"走到"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