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旅行》第三章 奢与俭(2)

La Cabro d’Or餐厅分成室内室外两部分。我只在去洗手间时才走进室内看了一眼,里面布置得雍容华贵,就像出席社交晚宴的法国贵妇,连头发丝的摆放都不能乱。可从玻璃折射进来的阳光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这让贵妇看起来有点面冷,不大容易接近。还是外面好,阳光充沛,微风轻拂,吃什么都有胃口,喝什么都容易醉。

室外两棵高大的桑树下摆着六七张餐桌,桌布白得像在石膏水里浆过。桌旁的椅子都是黑铁铸造,挪动时得费点劲儿。每把椅子对应着一只白色餐盘,几副刀叉,还有几只高矮胖瘦的酒杯。在法餐的等级序列中,刀叉和酒杯的数量决定了用餐的规格。

在我旁边有一张双人桌,一对老夫少妻相视而坐。老先生从头到脚一身白,白胡子、白西装、白皮鞋,而美艳的少妇则一团火红,红礼帽、红嘴唇、红裙子、红指甲、红色高跟鞋。要是谁给他们画肖像,只用两种颜色就足够了。我在想如果这对夫妻(依我看情侣的可能性更大)跟我一样只是路过的游客,那这身打扮就有点过分隆重了,但我猜他们可能只是普罗旺斯普普通通的乡下农民,说不定这位老先生早晨还穿着背带裤挽着袖子拾掇了一下葡萄藤,中午回家洗澡更衣,然后带着老婆漂漂亮亮地出门吃饭。我的这种假设是在看完英国作家彼得?梅尔的《普罗旺斯的一年》之后做出的。彼得先生在书中写到,连给他洗地板的清洁工都能如数家珍地说出本地哪家米其林餐厅最名副其实,哪家又刚换了厨师。每天中午清洁工还会暂时抛下手头正忙的事情,脱掉工作服,换一身干净得体的衣服,到附近餐厅安享两个小时的口舌之欢。所以我猜坐在旁边的那对夫妇是本地人,只有法国人才会把胃看成全身最重要的器官,而普罗旺斯作为法国物产最富饶的地方,当地人对自己的胃口更是兢兢业业地呵护着。因而也就没人奇怪他们会以最隆重的打扮去庄严对待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吃。一旦在餐桌旁坐下,没有两三个小时就别想让他们起身。反正在普罗旺斯大家有的是时间,反正时间就是用来慢慢消磨的。

入座之后,我捞起白桌布上那份足有A3纸大小的菜单,打开后发现里面的内容只有一页。用英法双语按照前点、头盘、主菜、甜品的顺序依次写到奶酪、咖啡或茶。每道菜之间用三个星号分隔。这份菜单由于每个项目底下只列出一样菜品,因而更像是音乐会的节目单,只有告知的功能,而没有选择的功能。原来主厨会根据每个季节普罗旺斯出产的不同而更换菜品,通常两三个月就要重新设计一次菜单。也就是说,接下来将在餐桌上轮番登场的这些美味,只在这间餐厅的这两个月才能吃到,简直就是绝版加限量版,让人不仅有食欲,更有一种占有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