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会选择排队前进,是因为它们都住在一个巢里,每天出外觅食后还会回到这个巢,如果分散觅食的话,会出现很多意外情况,导致幼虫不能回巢。而幼虫期正好在当地处于秋冬季节,不能及时回巢就有冻死或被捕食的危险。所以,大家排成一队是最好的选择。
那毛毛虫靠什么来排成一队呢?法布尔认为是它们自己吐的丝。毛虫只要在爬,就无时无刻不在吐丝,像醉鬼一样边走边吐。不过,毛虫吐出的液体一遇到空气就变成固体的丝,黏在了地上。每条幼虫吐的丝会黏在一起,变成一条“丝路”。长长的丝路经过阳光的照射,还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但是, 近年来有研究显示 ,丝线并不是毛虫认路的依据。它们会一边爬,一边分泌一种“追踪费洛蒙”,大家就是据此来找到回家的路的。毛虫还能分辨出新路和老路,并选择更多毛虫走过的那条路。至于丝线,多少可能也有作用,但更多的是用于避免毛虫在光滑的枝干上打滑。而且即使切断了那条丝路,毛毛虫们也能继续前进。
但费洛蒙主要是对“队长”比较有用,对队伍里的其他成员来说,它们主要是靠触觉感触前面一条虫的刺毛来保持队形的。何以见得呢?科学家把一条毛虫的内脏剥空,只剩外皮,套在木棍上,这个外皮不能分泌费洛蒙了,但仅靠上面的刺毛就能引诱一只活毛虫跟着他走。
不过,排队的毛毛虫也有倒霉的时候。看过《昆虫记》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个著名的实验:法布尔让一列毛虫爬上一个花盆的边缘,让它们开始绕圈。憨厚的毛虫整整在花盆上转了7天,一共168个小时,行军总距离453米,总共绕了335圈!(为啥有“人体蜈蚣”的感觉……)最后还是靠一名饿晕了的毛虫偶然爬下了花盆,大家才得救。不过,自然界几乎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毛虫排队的战略,还是非常保险的。
除了松异舟蛾,其实还有很多群集性鳞翅目幼虫有排队的习惯。在中国,最常见到的是刺蛾的幼虫在排队。刺蛾幼虫碧绿光滑,排起队来比松异舟蛾更具观赏性。需要说明的是,毛毛虫们只在找食的路上会排队,找到食物后,它们就分散开吃了。要是继续排着队吃的话,后面的同学把茎杆一咬断,前面的队伍就拖着一条丝带集体蹦极了……